小辛集乡李大塘村入选安徽省宜居村庄亳

据媒体昨日从省住建厅获悉,根据住建部相关精神,我省对宜居乡镇、村庄进行评选,首批确定26个宜居村镇,我县小辛集乡李大塘村入选“安徽省宜居村庄”示范。

亳州晚报关于李大塘村的报道摘录:

与其他地方新村建设的“大手笔”相比,蒙城县小辛集乡李大塘村显得“小家子气”。然而,在每户居民只花了几千块钱的前提下,他们用了不到六个月的时间,竟把一个不起眼的村落打造成如诗如画的现代化新村。

小成本如何做成大手笔?“我们是在原址上的改造提升,节约成本的同时,也保留村子的特色。”李大塘村村支部书记李洪军说。

清洁乡村入画来

年5月10日,蒙城县小辛集乡李大塘村,连续的阴雨之后,天终于放晴。漫步在村子里的水泥路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动静相宜的乡村美景图:宽阔平整的村道,干净整洁的院落,雅俗共赏的文化墙,清澈见底的村中河……空气中还飘荡着泥土的芬芳。

在自家大门外的小菜园里,村民宋桂侠正在掰掉番茄枝上多余的枝丫。她的身后,是一栋乳白色外墙的两层小楼。“我们原来的房子是两层平房,就在上面加了个屋顶。”改造后一看,嗬!确实气派多了。“一共才花了三千块钱。”宋桂侠说,从十几年前嫁入李大塘村,村子里的环境从来没有这么漂亮过。

在宋桂侠家门口的水泥路边,放着一绿一黄两个垃圾桶,上面详细地标注着各种生活垃圾应该放到哪个桶里面。“咱农村人以前哪用过这个?现在就慢慢习惯了。”宋桂侠说,有垃圾随手就扔到垃圾桶里,家里和村里都干净了很多。

“你看,河里也干净了,路灯也明了……”80岁高龄的村民李明杰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一边激动地说着他看到的变化,“家里、村里现在是干净得很,哪能想到过这样的生活……”

和李明杰老人一样,李大塘村多户居民也都享受着小河环绕、绿树成荫的闲适、幸福生活。而这个改变,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

村民都是保洁员

在年12月份,李大塘村启动对村里房屋的改造提升工程。加盖屋顶、粉刷外墙、院子外统一规划了小菜园……一大批旧房屋“穿衣戴帽”后,村子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李大塘村村支部书记李洪军介绍,这些工程大部分是在原有房屋基础上进行的,每户的改造资金大概两万元。“上级部门补助一部分,乡镇出一部分,农户自己出一部分,每户一般花几千块钱就够了”。

“我们改造的原则就是要保留农村的特色。”指着一户村民院子里的柴火垛,小辛集乡党委副书记李庆言介绍,和柴火垛一样,在改造的过程中,村里的老树、老屋等悉数保留。

硬件的改善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村民们的生活习惯和观念的改变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垃圾桶刚安上的时候,大家还都是随手扔;后来知道扔垃圾桶里了,又不按照分好的类扔。”李庆言介绍,有些村民分不清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他们就把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垃圾的名称,如玻璃、塑料、菜叶、旧衣服等,都一一标在了垃圾桶上。

村民把垃圾放到桶里以后,每天会有值班的两户村民把垃圾清理出去。“这都是为我们自己好,我们哪能不愿意干呢?”村民巩祥志说,虽然没有工钱,但从轮班制实行以来,还没听说哪户村民耍赖不去干的。

新村如何长清洁

房屋修缮一新、道路宽敞整洁、小河清澈见底……这样清洁、美丽的村容村貌如何能长期保持下去?维护的资金从哪里来?成了摆在李大塘村面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李大塘村现有居民余户,到明年,又要增加不少。人口的增加,不可避免地对现有的环境造成压力,尤其是一些基础设施的更新,更需要有资金做保障。“这部分资金不论是村民还是政府出,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李洪军说,他们在想方设法为这笔资金寻找来源。

在李大塘村北的一个名叫“安徽精益诚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内,几百名工人正在紧张地对蔬菜进行加工,然后按自己的劳动量领取工资。

“这个是我们引进的一家蔬菜加工企业,正式生产以后,需要五千亩土地,我们已经帮忙流转了两千多亩。”李庆言介绍,这家企业的入驻,不仅解决了多人的就业问题,而且,企业负责人也承诺,在见到效益后,李大塘村的维护资金将由他们来提供。

在李大塘村的农耕园里,半个世纪前的农具散布其间,一处标有“五十年代”字样的土屋赫然立于眼前,抱着孩子的村民坐在树荫下的石凳上谈笑着……“现在全市上下都很重视农村的清洁工作,随着清洁工程的开展,我们村一定会更漂亮的。”李洪军笑着说。

(蒙城发布亳州晚报蒋加磊)

-----------------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还没







































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ls/48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