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购分佣:所有分销员自己购买商品也会获得佣金
本文仅作分享,转载请联系作者或媒体
车识神龙何世铋(市区)神龙是老爸单位的名号,只知道他是几年前被招过去的。当时觉得他挺惨的,从国企一下子混到了民企。一晃当兵都快三年了,其间我很少和老爸联系,自然,对神龙也没多大兴趣。然而,从确定探家的那一刻起,神龙就一下子闯进了我的生活。
首先是神龙物流驻福州办事处的领导打电话给我,说他和老爸是同事,听说我即将探亲回家,他办事处最近有员工回盐度假,问我要不要一起回去。我很意外,说谢了,我坐动车回家,也没什么行李,不麻烦了。
接着就是在动车上,快到上海的时候,我又接到了神龙客运盐沪专线驻上海办事处的电话,告诉我下车后,走什么路、坐什么车回盐城。这正中我下怀,毕竟上海到盐城的高铁还没有通车,坐长途汽车还是首选。再者,我出校门就入军营,三年兵当得我从未离开部队单独行动过,在上海真可谓是人生地不熟。接到电话,我悬着的心一下子就放下了。
上海办事处的这位既然是老爸的同事,我当然称他“叔叔”,见面后才知道,他其实年轻得很。身材不高,非常干练;言语不多,却显文雅,还带几分英豪之气。他工作非常繁忙,不时回应旅客的问询、不时接听突然响起的电话,但他还是忙里偷闲和我交谈,夸我疫情防护做得好,问我多大岁数、当几年兵,让车上保持社交距离、路上注意安全、托我向老爸问好、有困难打电话给他等,后来还亲自把我送上客车。
谢过这位叔叔,我被眼前这辆设计新颖、美观大方的节能燃气大巴深深地吸引住了。车辆周身绿黄的主色调把红色的神龙图标和蓝色的“神龙盐沪快客”几个大字衬托得鲜艳夺目。坐在宽敞、明亮、洁净、舒适的车厢里,心中顿生一种家的感觉。
路上,不例外地遭遇了堵车。为打发时间,也出于好奇,我掏出手机,百度了一下“江苏神龙”,“江苏神龙控股集团”的字眼一下子就跳了出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爸当年这槽可算跳对了!原来,这是一个以商品车整车物流、零担物流为主,集公路客运、出租客运、旅游客运、信息科技、站场经营、加油加气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元化产业集团,拥有盐城市质量奖、优秀企业等好多光环。神龙大厦是当地地标建筑,神龙公路港是城西南的客货集散枢纽。旗下的神龙物流全国先进,神龙出租是盐城行业领军企业,加盟的商务酒店、神龙会务中心、神龙大酒店、神龙房产置业等等……
堵车原本是件让人焦急烦心的事儿,但一路上乘务员不时地告知乘客沿途交通情况,让大家放心,神龙客运一定会让大家平平安安抵达盐城,大家一路开心向前。
落地盐城,出得长途车站,手一挥,一辆崭新的湿地绿、海盐白车身的K3纯电动出租汽车戛然停在我面前。一位中年的哥从车窗探出头来,“你好,欢迎乘坐神龙出租。”我朝车门上一看,不禁扑哧一笑,可不是吗!“神龙出租”四个字在路灯下显得格外光彩夺目,真是有缘呐!
路上,师傅听我口音南腔北调以为是外地人,热情地给我介绍盐城的城市概况、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还特地告诉我“咱盐城申报‘全国文明城市’成功了”,我的情绪瞬间被带动起来,长途跋涉的疲乏一扫而光,谈笑风生间,不知不觉就到家门口了。
别过神龙的哥,我一下子扑进老爸——一个神龙人的怀中……
作者简介:何世铋,退役军人,现供职于市森信淼环境工程科技服务公司。曾获解放军某部“十佳报道骨干”“优秀报道员”“宣传报道先进个人”称号。
铭记哥嫂戴去非(市区)民间有长兄如父、老嫂比母说法,对此我深信不疑,感受颇深。
我八个月时父亲因病去世,十二岁时母亲病故。在母亲病故前我三个哥哥都已参加革命工作,离老家远近不一,所以母亲去世后就剩我一个人,无依无靠。是大哥大嫂主动收留我,抚养我并供我读书到小学毕业。在他们身边七年时间,我感觉温暖如春。因此大哥大嫂对我的养育之恩终生难忘。
在我的一生中,哥嫂们对我都很好,特别是二哥,他比我大十八岁,对我的关怀最深最持久。自母亲去世后,我生活在大哥家,他时时在关心我的成长。年我上小学时,他在盐城工作,他给我订《中国少年报》,还给我寄《成语故事》。我稍大些又给我寄《青年修养》等刊物。那时乡村小学没有课外读物,这些刊物使我长了不少知识。有时寄钱给我做衣服,还寄给我一支关勒铭钢笔。小学毕业后二哥叫我到盐城考初中。
年我考进盐中,两年后他调到建湖工作,后来我考进建湖县中读高中。中学六年生活费、学杂费、零用钱都是二哥按时给的,从无怨言,从来不需要我开口要钱,有时还提前叫侄儿送给我。
二哥对我的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工作都有严格的要求。节假日在家吃饭时,他都问我学习情况。每学期的《家庭报告书》他都认真看,学得好的科目他鼓励,差的他提要求,希望下学期提高分数。他对老师给我的操行评语特别重视。
我工作以后二哥经常给我写信,要我不怕苦、不怕累,凡事要争先,处处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知道我入党以后,又要我牢记入党誓词,争做一名优秀党员。在我工作的36年中,他先后给我写了几十封信。我临近退休时他还写信要我慎终如始,站好最后一班岗。可以说他时刻在关心我,鼓励我,鞭策我。
我三哥在盐城龙冈工作过。我在盐中读书时,他多次到校看过我,也曾经给我钱和衣物,要我好好学习。
如今哥嫂都已去世,我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我将永远铭记哥嫂的恩情,记住哥嫂。
温暖的细节邹德萍(射阳)冬雨过后的早晨,尽管太阳升起来了,但还是觉得阵阵寒意来袭,毕竟时间进入12月的门槛,霜冻成了季节的主角。我按时起床开开门,在晨曦中看到几位穿着橘红背心的工人,看上去他们都比我年龄大,一清早就在我住的楼后面忙着铲除雨棚上的残瓦、翘皮涂料,一位老者手执竹条扫帚,把刚刚铲下来的建筑垃圾立刻扫走,楼道口人员进出处的地面保持得干干净净,让人看了很舒服,感觉很温暖。
我不由自主地走上前去,好奇地问:“你们怎么边铲边扫,还自己专门打扫的?”中等个头儿的老人停下打扫说:“这是我们铲下来的,我们不扫哪个打扫?再说,楼道口每个单元住着12户人家,几十口人一天几趟进进出出的,一脚踩上去咯咯吱吱的,总是不舒服,还会带上楼,甚至带进屋内。”“那这是项目部、施工方要求的吗?”“不是,是我们自己这样做的。我们做过的工地,都是这样做的。”
这些铲落下来的硬灰,居民家的扫地把子是柔软有度无法清扫的,几百户没有人家备有细竹枝做的大扫帚,他们想到了也做到了。我不知道他们三四个人姓甚名谁,但我知道他们来自周边农村,没有什么技术等级证书,只带着农民的勤劳和纯朴,我的心里产生一种久违的尊敬。
诚实的老工人,朴素的语言,厚道的举动。让我想起了刚刚经历过几个有争议的改造细节来,原有落水管是白铁皮做的,已用20多年了,破旧是岁月的必然,一个单元数台空调出水管插入铁皮管中,基本相安无事,而改造更换成塑料管子时把空调出水管全部一拔了之。喷涂料时,触摸开关、门牌、大门、灯泡等,既不保护又不遮挡,粉刷外墙粉红涂料时远看还行,近看不是边角没到,就是弯曲不直,或刷涂过界,或沾上门窗;做楼顶防水时,沥青水顺着下水管漏出刺鼻的黑色脏水,把防盗窗、玻璃滴得到处都是,等等,这些看似是施工小节,但也能看出施工素质,反映出有关资质和监督的环节。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同样反映一个团队的素养,无论你是专业队伍,还是临时搭班,万不可“萝卜快了不洗泥”。
冬日,寒风习习,阳光正好,他们虽然坚守在背阴处,但他们心里有阳光,这里不是他们的家,而他们却当着“家”来待。他们也挣辛苦钱,但没忘责任,没丢操守,从细微处见真情,心底敞亮亮地做事,无论何时都会给人以一种温暖,也给予相互之间一种关爱,更是人与人邻与邻间的一种信任,它见著于细节,因为这样的细节带着阳光和温度。
查派酒馆(江从武)
查派酒馆,有故事的地方。新闻线索,活动组织、推广服务,微电影剧本(故事)同步征集中,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