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巷肉绒香,胜过鸡啼晓
肉松在福州方言中称肉绒,是福州传统佐餐美食,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携带方便,远销东南亚及台湾地区。福州肉松制作技艺(花巷)起源于清末花巷里的肉松手工作坊,年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商标“花巷”,成立福州市郑氏花巷肉松厂,年被福州市工商局认定为“福州市著名商标”,年被省工商局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
生产“花巷”肉松的福建花巷营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郑薇的执掌下,去年5月在“新三板”挂牌,今年6月进入“新三板”创新层,离上市又近了一步。
日前
晚报君随该技艺传承项目保护单位——
福建花巷营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郑薇
走访了该公司位于
闽侯荆溪铁岭工业区的厂区
实地观看花巷肉松采用
传统工艺与现代化设备相结合
生产肉松产品的过程
传统工艺+现代化设备
福州肉松制作技艺(花巷)制作猪肉松的工艺流程,是从原料肉选择整理→配料→煮制或蒸熟→炒压→炒松→搓松→跳松→拣松→包装。
在清洁明亮的车间里
晚报君看到
供应商送来的新鲜猪后腿肉
经过清洗沥干后
要经过剔筋环节
分切成约两三厘米厚的肉块
然后送进压力蒸箱蒸煮
负责生产的另一位技艺传承人
赵淑华说
这个环节得耗时2小时才能完成
关火降温后出炉
经配料调味后
再放入搅炒机进行炒压、炒松
同样经过2小时的加工后
才进入冷却环节
然后才能进行封装
油酥的肉松则在炒制完成后
再浇油进行翻炒
与淡金黄色的普通肉松相比
油酥肉松色泽上更油润
呈红棕色
尝起来则更香酥、入口即化……
眼下厂里根据季节和库存情况生产肉松
工厂每天猪后腿肉用量
约至公斤
肉松传承的起源(受访者供图)
福州肉松制作技艺(花巷)起源于清末(年)福州三坊七巷、朱紫坊一带花巷里的肉松手工作坊。
一百多年前,在闽县(今福州),一郑姓厨子在知县陈元凯府上当官厨,因知县一家喜食肉食,故精心揣摩研制,不断改进配方与工艺,终制出口味独特的肉松,深得知县赏识。告老还乡后,他在花巷经营起了肉松铺子,一时间口碑载道,花巷也因为肉松而远近闻名。
(受访者供图)
为追求品质与口感,郑氏老人每天天没亮就到当地屠夫处购买刚宰杀的新鲜猪后腿肉,经煮、烩、揉、搓、炒等工艺,制作出新鲜的香酥肉松,而此时街坊们才渐渐从睡梦中苏醒,当闻到从巷口飘进来的浓郁肉松香时,就知道该起床了,于是纷纷到花巷肉松铺买上一二两肉松,搭配一碗稀饭后,开始一天的劳作。以至于流传有“花巷肉绒香,胜过鸡啼晓”的美誉。
福州花巷肉松也成为了与江苏太仓肉松齐名的福建肉松的代表。至今,花巷肉松依旧是老福州人的最爱及居家必备佐餐美食。
(受访者供图)
前辈人创业守业30多载
郑薇回忆说,
年她约3岁时,家里砌了特别大的灶台,放上直径1米的大锅。早上很早,送猪肉的肉贩就把肉送来了,爷爷开始剔筋、切肉,进锅煮熟,然后捞上来沥干,在锅里翻炒到6成干时,再改成小火慢慢炒。这时肉松香气四溢,香飘整条巷子。郑薇说这是她儿时印象最深刻的一幕。那时一天就炒一大锅肉,约50斤肉。
郑薇说,刚开始时
生产的肉松放到别人店里寄售
后来他们家在南营巷
有了自己的专卖店
当时
他们注册了“郑氏”、“花巷”
两个品牌商标
父亲郑耀祖接班后
开始办厂生产预包装的肉松
后来花巷的老屋拆迁
他们又陆续在光禄坊、津泰路、
洋下新村等地开了门店
还与批发商合作
把花巷肉松卖到了
国内许多地方及东南亚地区
36岁告别讲台接掌祖业
在驱车前往荆溪铁岭工业区途中
郑薇指着田野另一边
省卫校那片蓝色屋顶的楼房说:
“那就是以前我工作的地方”。
年出生的郑薇,年考入福建医大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年研究生毕业后在省卫生职业学校临床护理系任教,教授疾病概要等课程。
郑薇告诉晚报君
年时她母亲已经60多岁
于是,年4月
她交了辞职信
告别站了十几年的讲台
回去接掌祖业
当年
她就把工厂从晋安西园村
搬到了闽侯荆溪镇
自己任闽侯县郑氏花巷食品厂厂长
两三年间
她加强生产环节的可追溯记录
建设和管理
完成了QS体系的申请认证
加强了门店的电子报表管理
光大祖业挂牌“新三板”
年,郑薇成立福建省郑氏花巷食品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进行公司化运营,还把工厂搬到了铁岭工业区。
年,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制,更名为福建花巷营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她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年5月,花巷股份在“新三板”挂牌,致力于打造中国“营养肉松领导品牌”,并在利用电商平台和公司上市运作来推进花巷肉松的传承和创新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今年6月,公司进入“新三板”创新层。
郑薇还加强了研发力量,拓展了肉制品(含猪肉、鱼肉、鸡肉)和营养食品(方便燕麦、鸡肉丝等)的开发。
如今已加入公司研发团队的表侄儿赵思棠,几年前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立大学学习营养健康专业,现在已经能为公司提供营养配方,如搭配营养素,令肉松产品有健脾开胃等功效。
目前公司已拥有营养肉松类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年公司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福建省专精特新(特色化)企业、福建省高成长性培育企业、福州市上市后备企业、福建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
北有太仓肉松
南有福州肉松(花巷)的传统口碑
不仅已经成为现实
打造中国“营养肉松领导品牌”的目标
也将实现
福州晚报记者张旭阳新媒体编辑李琼
监制兰超林立新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zn/12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