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福建新闻网”订阅!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扫墓前需要注意什么?1清明节早上要看看自己的额头!
扫墓的当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镜看自己的额头,看看有没有乌黑的气色,如有则表示时运较低,尽量当日避开扫墓为宜;若一定要去,可随身配戴本命佛吊坠、桃木等,则可以化解煞气,避免将祭拜时招惹的阴气煞气带回家。
2扫墓之前需禁食吗?扫墓之前最好禁食,当你动身开始扫墓,就最好不吃食物,如果要吃可以食素,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
3扫墓时如何着装?不可以。为尊重亡者,扫墓应庄重着装、念头和言行。通常来说扫墓时要着深色衣服,并衣着整齐,神情庄严肃穆为妥。
扫墓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1扫墓时不得嘻笑怒骂因为墓地是阴灵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大声喧哗、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随处小便,这样做不单只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对附近的灵体构成滋扰。
2不可在先人墓地照相;祭祖并不只是纪念祖先,而是明显得带着向亡灵敬拜,祈求的意思。特别提醒朋友们:谨慎在先人墓地照相,无论是扫墓者自身合影,还是扫墓者与墓地合影。更忌讳照相时将其他坟墓拍进镜头。否则,你的运势很可能下降,各个方面失衡。因此给亲人扫墓时要专心致志,不要东张西望,尤其不要在墓地照相。
3修整坟头草;必须修整!扫墓时如果发现墓碑破损,或坟墓上有植物长出,应立即修补和清理出土的植物,尤其不能让植物长成树木,否则,将对生者造成严重损害!
4不能对他人坟墓评头论足;路过他人坟墓应给予尊重,并谨慎脚下,切勿随便踩踏他人墓地或墓地里的花草,或对他人坟墓评头论足,否则会被视之为亵渎,遇到不好的气场,那便惹到一身麻烦回家。
扫墓结束后应该怎么做?1清明节拜祭会将阴气带回家吗?很难简单说清这个问题,当然我们可以佩戴一些佛像、护身符、桃木等。其实只要你做人厚道,同时怀着尊敬先人的心情,对四周的亡者亦予以尊重,应当不会有问题。
2扫墓结束后应如何做?扫墓结束后当日也应严肃,不能嘻嘻哈哈。对于信佛的朋友来说,扫墓回程,最好一路持诵《心经》或《大悲咒》。扫墓回家后,如感身心疲劳,应先洗个澡,换身衣服。在进家门之前进行跨火盆仪式,可除去因时运势较低时,拜祭所招惹回来的气场入宅。
3清明节扫墓回来要净身洗衣吗?与清明节前忌买鞋类似,清明节扫墓回来,一定要清扫你的鞋子,同时将鞋子的鞋尖朝里,同时将身上穿的衣服洗干净晾晒为宜。
4如果最近特别不顺,可采用以下方法去霉运!准备3枝桃枝或柳枝(桃枝及柳枝都是用来避邪化煞去霉运的好东西),在清明节当日用3枝桃枝或柳枝泡澡、拍打自己,用完后丢弃,并且饮用清草茶,可驱除霉运。
福州清明习俗福州扫墓时间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福州人都是在清明节前后扫墓。不过,福州扫墓的时间大概有4个时间段:
1清明前后清明节扫墓,福州讲究前三后三,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三天,后三天都可以上山扫墓,也有些地方是前十后十。
2中秋节的前半个月据说,中秋扫墓的风俗多来源于旧时的农事习惯。在闽侯的洋里、大湖、延坪、鸿尾以及闽清等地方,中秋节不仅是团圆,更是对先人的一种感恩与缅怀的表达。
有些地方还会备好纸钱、香烛、米酒和饭菜,大张旗鼓地祭祀一番。闽侯的有些地方祭扫时,家里男丁还要在祖先坟头痛哭,哭声越大越好。
3重阳节前后在琅岐镇,许多人会在重阳节前后扫墓,有尽孝、敬祖之意。
4冬至日及其前后在永泰一些乡镇、村庄,还有冬至扫墓的习俗,他们常常在冬至日或者冬至日前后与宗亲一起扫墓、祭祖、吃糍粑,这有敬祖、尽孝、团圆之意。
△陈友荣民俗画清明扫墓
不管扫墓的时间是什么,对祖先的“思时之敬”,以及寄托队逝者的哀思都是不变的。
福州新旧扫墓习惯对比
按照老福州人介绍,清明节扫墓是有顺序的,先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压纸——放炮送别。但是现在,自从普及火化后,有些流程也都精简了,甚至连电子扫墓都有了……
除此之外,下面这些也有了或多或少的变化▽
祭祀品
传统现在VS传统:光饼、酸菜、猪肉片、清明粿
福州传统祭祀的礼品很简单,首先光饼一定要带,以前的人还带些自家腌制的酸菜,把猪肉煮了切成片,带上清明粿,这四样必不可少。稍微富足点的人家还会再带点新鲜的炒笋,鸡鸭鱼肉。而且,扫墓之前有必要早晨空腹,或者食素,表示对先人的尊重和礼貌。
现在:价格贵了一切从简
城事君问了好几个朋友,要么说一次都没去过,要么很少去,几乎都是家里大人去。祭祀品虽然价格贵了,但更简单了。比如如果先人喜欢喝酒,就带瓶酒表示下心意。
压纸钱
传统现在VS在福州话里,扫墓俗称“压纸”,福州人常常会用“你压纸了吗”来询问亲友是否已经扫过墓。扫墓时,用石头压上纸钱有重要意义,象征着告诉从坟墓边路过的人:“在此安息的前辈后继有人”,这是福州人不管何时扫墓都会有的习俗。
墓纸分为白色、红色、黄色的古仔纸以及五色纸(红黄蓝白黑)两类。
传统:不忘给孤坟压纸
以前的坟墓在山上,很多孤坟无人祭扫。去扫墓的人,一般会在祖坟附近那些常年无人打扫的坟墓上也压点纸,防止孤坟遭到破坏,这是老福州人表达的善意。
现在:大多给自家压纸钱
现在孤坟较少了,所以大多只在自己祖坟上压纸钱,如果有帮别人的话,也是关系比较亲近之人。
折松枝
传统现在VS在福州市区及闽侯县一些地方,人们扫墓后,会折松枝带回家,插在家门口或者显眼的窗台,这是为了向邻居说明自己家里已经履行了扫墓祭祖的责任。
传统:折松枝、带山泉水
清明节日或前后有利于植树,旧时有的人还会在坟边种一棵长青松柏或柳树等。祭扫完折松枝回家还要带点山泉水寓意饮水思源。
现在:折小松枝、系黄丝带
现在大多是折小点的松枝或者系一条黄丝带等。因为现在树木什么的越来越少,还曾经有人提议应该为了环保废除这个习俗。不过,最后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陵园工人修剪树木时保留松枝
风俗活动
传统现在VS传统:踏青、拔河等
传统的老福州在清明节最主要的活动还是踏青,放风筝一般在中秋节的时候,有些地方还会举行荡秋千、拔河、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现在:踏青、放风筝等
因为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踏青这个活动倒是被很好的保留了,甚至还有发展壮大的意思。
如果你知道更多关于福州清明节的习俗,或者对清明传统习俗的变化有什么看法,可以到留言区说一说哦~
消息来源:福州城事、福州晚报、人民网福建频道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