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侯用好青山绿水资源兴产业带动百姓富

本文转自:中国侨网

福建闽侯:用好青山绿水资源兴产业带动百姓富

近年来,福建省闽侯县发挥青山绿水的资源禀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特色现代高效产业集群建设,持续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日前,中新社记者一行前往闽侯县部分乡镇实地走访。

闽侯县廷坪乡塘里村是藏在深山中的古村落。古朴的村居依山而建,临水而设,在乡村发展中,当地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生态的山野风光,凸显当地的特色,慕名而来的游客让乡村人气渐长。

见到郑心校时,他正在家门口的空地上给刚刚种下的花浇水,别致的水缸、造型独特的石头、老旧的电话机,都是他的装饰品。郑心校是土生土长的塘里人,平时都在福州工作,每周末或闲暇时他就会回到家乡,打理着他的这个小天地。

闽侯县廷坪乡塘里村村民郑心校

政府提供这个材料给我,我来做,我只是喜欢这些花花草草,爱种一点花草这些是我的兴趣爱好,每个礼拜回来弄一点弄一点,游客都很好,基本上来都在我这里喝茶。

郑心校告诉记者,原生态的自然景观是塘里村最大的优势。随着乡村旅游品牌的建立与推广,节假日来到塘里村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收入也大幅提升。

闽侯县廷坪乡塘里村村民郑心校

像我老爸今年80了,想都没想到我们村里面房子有人租,不管家乡发展怎么样,老了都会回来呀,自己的根啊自己的家。

说到塘里村的发展变化,不得不提到福建农林大学的老师陈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塘里村,看中这里丰富的文旅资源。年底,他便开始着手做策划,并提出用文旅产业带动农业产业的建议。

福建农林大学教师陈升

把做农业这个思路改成做农村的这个思路,主要还是在于这个村的人口怎么恢复,还要一个根据每个村的特点,找到这个村比如说该走哪一条路。就是我们现在提出来,一村一精品这个思路,然后感觉它这里固有资源比较多,就是文旅的固有资源比较多,乡村振兴里面有好几种方式,它这个村应该走一个就是文旅产业来带动农业产业这样一个模式。

闽侯县是福州“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湖乡新塘村、雪峰村的蔬菜基地都为福州“菜篮子”夯实基础。连日来,大湖乡雪峰村的蔬菜种植基地一派繁忙。雪峰村的平均海拔米左右,良好的地理环境优势为蔬菜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蔬菜种植也为农村返乡人员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闽侯县大湖乡雪峰村党支部书记严为权

以前的话像我们村民自己种的菜自己去销,有时候碰到行情不好的话,会产生滞销,然后我们以这种合作社的形式去做的话,就保证销路没有问题嘛,越来越多的返乡创业青年回来种植我们这些蔬菜呀,然后这个茶叶啊果树啊,盘活之后现在是家家户户劳动力就不愁吃穿了嘛。

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有力引擎,经过多年打造,如今,一幅以农业产业为基石带动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闽侯大地展开。

中共闽侯县委书记赵明正

这几年发展应该说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首先就是梳理我们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国有企业来推动助力乡村振兴,借势借力包括借智,围绕着我们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乡村的产业链也要延链补链强链,乡村振兴这一块一定是多业态融合,通过我们的产业带动一二三产,把乡村的活力给它带动起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ls/15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