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心理科专家杨扬
有一天,心理科门诊来了位20多岁的小伙子,面容清秀,仪表整洁。他对父母亲一再催他找女友,感到非常苦恼。在经过多次欲言又止、坐立不安之后,他终于说出心中纠结:“医生,我是同性恋!”
在得到我的认同和理解之后,他开始了娓娓叙述:“从初中时就发现自己对女生不感兴趣,而看到某位高年级的男生反而会脸红心跳;进入大学后,发现身边有和我一样的一群人,我们相互理解和帮助,从最初的迷茫、痛苦慢慢地变得能接纳自我,并正常工作生活。可转眼间快30岁了,父母整天催着我去相亲,我不敢对年迈的父母讲实情,心中很矛盾……”
古今中外,许多民族都对同性恋抱以排斥的态度。在我国,同性恋曾一度被列为一种犯罪,并作为“性变态”归为“精神障碍”的疾病诊断中。对同性恋的成因研究表明,同性恋只是不同于异性恋的一种性取向方式,是多种因素,如幼时家庭养育方式不当(如男孩当女孩养)、染色体畸变、内分泌系统紊乱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同性恋重新定义了性的规范,在德国、荷兰等国家,同性婚姻已得到法律的认可,我国也出台了面对同性恋群体的健康干预项目——《朋友通信》,让同性恋者以自律、文明、健康的行为享有自由。
有学者研究发现:大部分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双性恋者,只是更偏好于某一种性别,正如《断臂山》导演李安所说:“爱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当爱降临时,异性之爱和同性之爱毫无差别。”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臂山,让我们更宽容、自由地接纳自我和他人。
白癜风复发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