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平安锁,被不懂事的两岁哥哥塞进60天大的弟弟嘴里造成误吞。医院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服用油性液体,帮助患儿将已在肚子里“游荡”了5天的平安锁顺利排出体外。
截至年8月5日11:00,经小编粗略统计,“误吞平安锁”相关新闻已在人民网、环球时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浪新闻、腾讯新闻、福州晚报、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等多家官方微博受到广大网友的
这名60天大的“神奇宝宝”来自龙岩,哥哥也只有两岁。7月25日,兄弟俩的妈妈突然发现宝宝胸前挂着的平安锁不见了,便问小哥哥是否看到弟弟的平安锁。小哥哥回答,他把平安锁塞到弟弟嘴里了。妈妈赶紧检查宝宝嘴巴,没有发现平安锁。虽然宝宝没有任何症状,但妈妈医院检查。拍片结果显示,平安锁真的在宝宝体内。
医院观察了三天,“固执”的平安锁仍停留在宝宝腹内。无奈之下,家人们医院求医。
宝宝顺利排出平安锁
“X光片显示,那是一把1.5厘米×0.9厘米的平安锁,有指甲盖大小,已经到了宝宝的小肠处。”7月28日,陈医生见到宝宝时,吃了一惊,“他真的好小,被抱在妈妈怀里,眼睛微微睁开,我估计他的世界还是混沌的,没想到就已经接受了这么大的挑战。”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发现宝宝吃睡正常,无哭闹不安。由于平安锁外部比较光滑,她决定让宝宝自己排出来。
由于宝宝才60天大,还在吃奶,为了让他顺利排出平安锁,陈医生决定让他口服适量花生油来润滑肠道,达到排出的效果。
在宝宝娇嫩的腹内“游荡”5天后,7月30日,平安锁终于排出宝宝体外。“这个宝宝真的命大,这把小小的平安锁给他制造了多个鬼门关。”“若是平安锁卡在声门,将导致宝宝窒息;卡在食道口,则无法进食,需要手术取出;若长期停留在肠道,可能导致肠梗阻……”
这些异物幼儿们易误食
通过上述案例,陈医生想特别提醒两个孩子的家长要提高警惕,因为不少家庭的大宝和二宝就差两三岁,大宝正好处于对周边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对事物的识别能力差,不懂事的他们或许就会像上文的小哥哥一样给弟弟“喂食”,导致意外发生。
陈医生说,婴幼儿误食异物到消化道的情况时有发生,“我每个月差不多会碰到10多个,年龄多在一岁至三岁”。
在幼儿误食的异物中,最常见的是鱼骨头,还有螃蟹壳、鸡鸭骨头、玩具的小零件、药物、洗发水、口香糖、小珠子、硬币、笔帽、枣核、铁钉等。
异物不同处理方法不一样
陈医生表示,孩子误食了异物,首先要知道是什么异物,不同类型、不同形状的异物,处理方法不一样。
异物表面光滑、没有腐蚀性的,孩子一般情况较好,没有呛咳、呼吸困难、口唇发干等缺氧表现,可以观察,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如韭菜,一般两三天异物会随着大便排出,有的需要两三周。如果宝宝出现便血、腹痛、呕吐、发热等,说明消化道有感染、出血,医院就诊。
如果误食了尖锐的东西,如小钉子、鱼骨头等,千万不要硬吞干饭、面包等,这样会使尖锐的异物越刺越深,甚至穿破食管到主动脉引起大出血,应及时送医救治。
如果误服强腐蚀性的东西,或者误食大剂量药物,医院就诊。对于少量腐蚀性异物,可以喝牛奶保护消化道黏膜。
相关报道页面截图
(“人民网”微博截图)
(“环球时报”微博截图)
(“新浪新闻”微博截图)
(年8月2日福州晚报记者陈丹头版)
(年8月2日海峡都市报记者陈燕燕A12)
新媒体编辑王畅
医院于年6月1日开诊
是一所集儿童医疗、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医院
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八一七中路号
预约服务热线
-
官方网站
女性白癜风好治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zn/5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