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酿制被浓缩在瓶中的连江海味

连江人“嘴刁”是出了名的

吃海鲜时没有鱼露?

蓝瘦,香菇

但是你们知道鱼露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接下来小编就带你们涨涨姿势

去看看连江人最爱的鱼露的酿制过程~

鱼露

生产过程

小编的爷爷就是做鱼露的,所以小编从小就是闻着鱼露的腥香味长大的,经过耳濡目染对鱼露的制作过程也是略知一二。

在小编看来,最正宗的鱼露味藏在农村渔家人民的炼晒缸里,其口味远超现代化工厂出产的鱼露。

从原料的选择到腌制、发酵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和足够的耐心。发酵过头则会散发“臭露”味,发酵不到位味道就不够醇厚。每一个细节都考验着鱼露师傅的功底。

原料

原料的选取十分严格

必须选取刚到渔港的新鲜小海鱼

鱼的鲜度决定着鱼露的口味和气味

雪白的粗盐

是鱼露咸香的要素

腌制

将精心挑选出的海鱼和食盐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腌制

其间,要多次搅拌池中原浆

使小海鱼与食盐慢慢溶解

这个过程夏天大概需要半个月

冬天会更久一点

▲图为鱼露师傅在发酵池工作

晒炼发酵

原液经过腌制后,就要送入晒炼缸

连江人继承了制作鱼露的精髓

每一口用心挑选的晒炼缸

都承载着人们对传统鱼露制法的执着

只要没有雨水

晒炼缸白天开盖晾晒搅拌

夜里开盖充分吸收露水

原液在室外晾晒发酵,直到浆液分离时成熟

▲图为师傅在检查发酵程度

浸提

浸提是制作鱼露最为辛苦的一道工序

使用的传统工具是形状奇特的竹篓

这道工序必须在室外阳光下进行

将先期渗入竹篓的鱼露往外捞,再倒入竹篓

如此循环三次才能得到相对澄清的半成品鱼露

经过提纯、消毒,最终鱼露汁液变得澄澈

▲浸提提纯后澄澈的成品

酿制鱼露整个过程持续四季,使得鱼露成为连江美味最好的诠释,以及人们无法抹去的家乡记忆。

酿造鱼露太苦太累,大多数年轻人几乎无法适应鱼露发酵时的味道,经常被熏得头晕呕吐,根本不愿意去学,而鱼露的酿造技艺难以靠文字记载,只能靠一代又一代人的言传身教传承下去,没有时间积淀无法掌握。

当人们在餐桌上大快朵颐,用鱼露满足自己的味觉享受之时,又何曾想过酿制过程如此繁杂,一次次的选料、撒盐、发酵、开坛,都凝结了鱼露师傅的心血。

鱼露

故事

」历史鱼露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鱼露,应是指腌制咸鱼时排出的鱼汁,渔民觉得倒掉可惜,就留下来充当调味料。清光绪《揭阳县正续志》记载说:“涂虾如水中花……土人以布网滤取之,煮熟色赤,味鲜美,亦可作醢。”这里“醢”是指用鱼(虾)肉制成的酱料,也就是鱼露。

不同叫法

福州人叫鱼露为“哈露”,潮汕人将鱼露称为“腥汤”。福建华侨遍天下,就把鱼露带到了东南亚,所以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对鱼露也有不同叫法,如越南有“纽库曼”(nuoccham)、泰国有“侬摩拉”(NamPla)、马来西亚有“菩杜”(Budu)和“马拉盏(belancan)

打鱼露

北有打酱油,南有打鱼露。几年前还有走街串巷卖鱼露的,或是直接去食杂店打鱼露。拿一塑料可乐瓶,通过白色漏斗装上满满一瓶回家。这是连江人记忆中古老又独特的味道。

以后连江人民就不要再说“打酱油”了

我们要说“打鱼露”

爬鲁!

在你们的记忆中,

还有什么是连江人离不开的生活调味品?

如果有

就请留言告诉小编吧~

部分来源:福州晚报

图片来源网络

印象连江综合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自:印象连江)

免责声明

我们重在分享,所有文字和图片均从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对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
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zn/2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