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温泉史,看看你知道多少

在(来)福州怎么能少得了泡温泉,要知道福州可是一座泡在温泉中的城市!泡温泉之余,不妨来了解下福州温泉的特点和历史,也好多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有点长,要耐得住性子看下去O(∩_∩)O哈!)

“城在温泉中,温泉在城中”,一语诠释了福州这座城与温泉的亲密关系。

福州自古就是有名的温泉之城,位居全国三大温泉区之首(福州、重庆、天津),素有“闽中温泉甲天下”的美誉,福州温泉开发利用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有着分布广、埋藏浅、水温高、水量大、水色清、水量稳、泉质好的特点。年初,更是被评为“中国温泉之都”。

晋太康二年(年),晋安(今福州)太守严高建子城,在东门外开凿人工运河(今晋安),当时民工发现涌出地面的汤水,用石头筑成池,供作沐浴。据清代福州东门卢家古温泉历代传说,“青甲池”始于“郭璞建城民工洗”。郭璞是西晋著作郎、大地理学家。严高建子城时请他选址并作规划。由此可见,福州温泉发现和利用至少已有多年的悠久历史。

福州历史上五次为都,以王氏闽都最为鼎盛。闽王王审知(公元~年)建罗城时,民工在今汤边与树兜之间的荒地上,发现从地下涌出的温泉,民工们就用石块围成不规则的“汤池”,作为早晚洗涤之用。后来人们又用石块砌成三口长方形的池,供人沐浴,即温泉古迹之一“古三座”,有“五代留胜迹,三山负盛名”之誉。古三座原有一副“地产磺汤”、“茅属三椽”的对联,“三椽”即当时玉清池、龙泉、石泉楼三家店屋,汤池原无人管理不收费,当地人摆茶摊收茶水钱,后来经营“三楹茅屋”水费也不规定,浴客随付;随之实行“日男夜女”洗浴的办法。

石槽、八角井,分别是筑城石匠和木匠洗浴场所,位于金汤境。据传这两处温泉也是五代在闽王王审知建城时由民工发现的。传说,当时金汤境地方有10个建城石匠住在附近,他们无意中发现地下有热水上涌,最初他们只随便地取来洗手洗脸,并用石头打成莲花盆来装热水洗脸洗脚,有时也用来洗身。后来,为了洗浴方便,就每人打了一个石槽(像现在的浴盆),贮藏温泉水,故称石槽;木匠们也在附近发现了一处自涌泉,于是他们在井底沉下了一块八角形的大石板,并在八个角垫上八个内装铜钱的硋陶缸,周围也用石头砌城八角形的井壁,上面还盖了一座八角形的亭子,方便洗浴。

后梁龙德年间(~年),在城东温泉坊(今汤井巷),建成以梁末帝“龙德”年号命名的龙德汤院,作为官吏闲暇沐浴场所。闽天德二年(年)占城国(今越南)派宰相金氏婆罗访闽,他遍体生疮,经汤院沐浴,数日即愈,这是外国人来福州利用温泉治疗皮肤病的最早记载。福州温泉为金氏婆罗治愈疥疮,解除了他的痛苦,为此金氏捐助缗钱,在温泉旁建了一座纪念亭(今亭已圮),请僧人加以保护,并在亭中立番书(越南文)石碑两块,记载了这件事。据《三山志》载:“龙德外汤院(今汤门外,外汤院是指人工开凿的汤井),地多燠泉(温泉)”,水质“胜者气如硫磺”,水源“旱潦无增减”(能溢出地面),温度“能熟蹲鸱(鹞鹰)”(高于70°C)。

福州温泉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山志寺观》,据说:五代时,福州城区就有温泉两处,都由佛寺管理。一处是龙德外汤院,在崇贤里,这个寺院为闽王王审知所立,因龙德为后粱末帝的年号(-),故名。宋庆历二年(年)官府又将碑亭重修一次,并将龙德汤院定为官员沐浴场所。另外一处汤泉,在城东汤门内,名为内汤院,也归佛寺管理。内汤院在宋仁宗嘉祐()前建置,具体年代不详。宋嘉祐七年(年)龙德汤院改名为龙德外汤院,亦为官汤。太守程师孟题诗云:“曾看华清旧浴池,徘徊却想开元事;此泉何日落天涯,不见莲花见荔枝。”宣和元年(年)福州出现最早的浴室,开始大众沐浴。北宋宣和六年(年),侍郎陆藻又新建浴室四所和一座振衣亭,设备渐趋完善。但规定“非衣冠不许游”,也就是只有官员和高级士族才能进内沐浴,这规定直至南宋末未见变更,所以宋代的福州两个汤院,可以说都是“官汤”。

宋朝民族英雄李纲曾写诗咏福州城西北双髻峰麓温泉:“温冷泉源各自流,天教施浴雪峰陬。众生尘垢何时净,日月人间几度秋。”“玉池金屋浴兰芳,千古华清第一汤。何似此泉浇病叟,不妨更入荔枝乡。”

明代,福州发现更多的汤穴,多由百姓开采利用。因“深掘日众,温泉汤池亦日增”,出现了供许多大众洗浴的“民汤”。在孝宗弘治时(~年),据《八闽通志·地理·山川·福州府》的记载,福州城的温泉有四处:一是内汤井,俗谚有“一入温泉坊,硫气使人昏”之谓;二是外汤井,俗呼“官汤”,可以“荡邪而难老”;三是石槽汤泉,在汤门外百余步;四是崇贤里汤房泉。“石槽汤泉”,《闽侯县志》记载:“城东门外易俗里,晋安桥北有四五窍,石甃左右两池,一在汤门外百步,名石槽,一在汤门外河边。”内汤井和外汤井似即宋时内汤院和外汤院的改称,其设备有温室、振衣亭等,且外有围墙,不是一般人都可以入内。而石槽和崇贤里汤泉是百姓的沐浴场所。明弘治年间(~年)城区又增辟了三处温泉,就是易俗里晋安桥的温泉、行春门外长乐山的温泉和井楼门外的石壁。明万历年间(~年),官汤之禁渐弛,据《福州府志·山川·温泉》所载,福州城区内外温泉有十处:一是在城东温泉坊,今名汤井巷;二是晋安桥北,有四五窍;三是行春门外长乐山;四是崇贤里;五是旧怀安汤门外河边;六是石槽;七是侯官八都;八是侯官九都;九是旧怀安六都溪边;十是旧怀安井楼门外,名石壁。明万历年间,除外汤井外,增加了大量的澡堂,最多时达15处,官汤少而民汤多是明代福州温泉利用的一大特色。明代诗人徐熥将晚明福州鼓楼元夕的热闹情景描绘得形象生动:“庆城灯烛夜辉煌,照见丰碑字几行。此是先朝沐汤邑,年年歌舞祭闽王。”

到了清代,福州经营性的汤堂店迅速兴起。澡堂业由私人经营,当时比较大众化的澡堂,即为古代外汤井的“石槽”,以泉热价廉闻名,为劳动人民所喜爱。至康熙年间规模稍大,设备较佳者则为福龙泉(康熙三十四年年),它拥有楼上、楼下的特别池、个人池和普通池多个座位。道光末年以后,福州澡堂业多系集中在旧汤门外和井楼门一带,最有名者为六一泉,此店在福州澡堂业中享盛名达六十余年之久,至民国初年犹有名气。《闽杂记》曾记井楼门外澡堂情况,说:居民并设浴室,渭之汤堂,有日新堂、一清居、万安泉、六一泉等。清末,福州澡堂业大旺,经营者约有数十家,计有,福龙泉、第一楼、闽山座、石槽、八角井、永安泉、三山座、登春台、福华清、醒春居、太清泉、清于沂、南华清、松有泉、暖香居、仙沂泉、六一泉、古三座、万安泉、小沧浪、善其泉、三新、又一新、龙华泉等,其余小澡堂无法一一列举。清代诗人查慎行在康熙五十四年(年)诗咏福州城东汤泉:“万壑千峰赴海疆,却从海眼发温汤。名同绣玲宁愁污,派别曹溪自有香。身外尘埃供洗涤,人间炎热变清凉。依然沂水风雩意,童冠中间著老狂。”

民国时期,随着凿井技术的开创,福州澡堂业进入鼎盛时期。

20世纪20年代,商人林木发从台湾携回凿井工具,首先用人工凿深井引出温泉,先后开设沂春亭、天生泉澡堂。

年,福州城内澡堂发展到53家,其中建筑新颖、设备齐全的有堪称全市最豪华的百合明园,以及南星、醒春居、乐天泉等。

年,民国政府主席林森回福州,曾在福龙泉澡堂沐浴,题词“龙泉第一”,并跋“此店已有二百年左右历史”。

年,郁达夫在乐天泉澡堂,为报界同仁“写立轴无数”,并为访者题诗两首。他在《闽游滴沥之六》写道:“美妇人的耐久耐老,真是人生难得的最大幸福,而福建女子独得其秘,想来总也是身体健康,饮食丰盛,气候和暖,温泉时浴的结果”。

著名小说家施蛰存,留下了他到“百合”澡堂洗浴的题咏:“百合池塘旧有名,兰汤三尺即蓬瀛;老夫浴罢浑如梦,直觉肤坚肠胃轻”。当时,福州还有一则民谣:“大吃福龙泉,相争理春居,‘八背’福华清,除拆第一楼,纸糊德天泉。”这则民谣,生动地反映民国时期福州澡堂业的情景。

年,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来福州开展工作,开始对福州热田进行普通勘探。年,福建省西湖工人温泉疗养院建成,这是福州市最早利用温泉作医疗保健的温泉疗养院。

年,福州华侨大厦在旅游宾馆服务行业中,率先利用温泉供旅客洗浴。

年,福建省地震局福州地震台成立水化学中心实验站,开始利用深部热水取样化验,分析水氡等气体含量的变化,进行地震预报。

年,福州制革厂开始利用地下热水进行皮革脱毛、脱脂、鞣制、漂洗、染色及烘干等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年,福州市水产局养殖场开始利用地下热水提高鱼池水温,进行热带鱼越冬水产养殖。

年福州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保护地热资源加强温泉井开采管理的暂行办法》;同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地热农业利用研究所开始利用地下热水循环于塑料棚内作地热可控温室。

年,福建省体育运动委员会福建省游泳运动中心在五四路修建温泉游泳馆。

年在制定《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时,把福州市地热开发及保护地热资源列入了城市总体规划,划定了地热保护区,实行分级保护。

年,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地热农业利用研究所研制成功的“D-型自动地热孵化箱”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并在省内外推广应用;同年,福州市能源利用研究所科研项目“福州调味品厂地热发酵保温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年,福州市能源利用研究所、福州大学、福州冷冻厂合作研制的“利用地下热水作热源的单级和双极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进行空调试验取得成功。

年,福州市建成了全国第一家温泉水厂——北区温泉试验水厂,供应55°C以上的地下热水给五四路、华林路沿线的部分宾馆、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涉外单位使用。

年,福州市能源利用研究所研制的“地热烘干香菇技术”通过市级鉴定。

年,福州市人民政府颁布《福州市地下热水(温泉)管理办法》。福州市年6月20日,《福州晚报》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撰写的《要充分重视福州温泉资源》一文,指出“温泉是福州市的一大资源特色和优势。泉脉贯于市中心,水温高,水质好,泉量大,这是全国和国外大中城市中都是少有的”。同年,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福州市地下热水(温泉)管理办法》;同年9月5日,福州市温泉供应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年,有大小澡堂34家。20世纪60年代后,市区澡堂大部分进行改造与调整,增加了淋浴、个人池等较为卫生的洗浴设施。当时较为著名的澡堂有“温泉”、“新榕”(福龙泉)、“大众”、“五一”、“三山座”、“醒春居”、“南星”等。20世纪70年代后,许多机关、工厂、学校、医院和郊区村镇等纷纷建造了浴室,并对外开放。

福州市区地热异常面积有9平方公里,现已开采5平方公里。市区温泉分布范围北起思儿亭,南至王庄,西至五一、五四路,东到六一路,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目前温泉开发利用公司有温泉井20口,一些单位自开自采温泉井54口。

福州市区内温泉水源由福州市温泉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统一供应,并负责温泉水的提取及水质的监控、销售等。每天供应温泉水多吨,供应个小区约3.66万个家庭户、宾馆41家、桑拿洗浴51家。

年5月18日,福州源脉温泉园正式开始试营业。源脉温泉园地处福州市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源脉温泉泉水为含氡型偏硅酸泉,富含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园区整体占地28亩,是集温泉养生、康体健身、商务会议、地方特色小吃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型休闲园区。

温泉古都有福之州

福州源脉温泉园欢迎您来体验!

旅行说

旅行,有一种苍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孑然一身,隐入苍茫自然,自有一种孤独的意味;旅行,更有一种逍遥,浑然忘我,与大自然交融的境界令人心弛神往。

世界那么大,距离那么小。我和你只差一个手指头的距离









































白颠疯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zn/16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