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本文作者陈森
●作者简介●作者:陈森,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现任南加州武汉大学校友会财务长。原籍湖北省黄冈武穴市(原广济县人)。移居美国后,在银行系统工作。业余坚持写作,其报道纪实丶散文和诗歌等多篇作品曾发表于中国,台湾,洛杉矶等地华文报刊,曾获得《武汉晚报》经济类新闻三等奖。现为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秘书长,《世华文艺》编委。南加州高校联盟宣传部部长等。
《清明时节故乡行》作者:陈森武汉大学校友
我心中萌生诗意和远方,注定我今生今世在故乡和远方之间穿行飞翔。
缘于此,我渐渐爱上了旅行,深切体味着人在途中的际遇和变迁。
每次旅程,目标和地点迥异,遇见的人和经历的事是我不能设想,喜悦和悲伤,希望和失落交织,误解、受伤、生病在所难免。
祖国河山,故乡情怀。至爱家人丶儿时伙伴丶挚友乡亲和同学战友在故乡和远方,故土有父母双亲和祖母灵骨安放的墓地,广西宁明烈士陵园有英烈大哥排列的墓碑……由此,我心向往!
黄州赤壁·遗爱湖
年3月25日,我和小妹从武穴火车站乘坐下午1:16分K次火车于2:36分到达黄州站;我们刚出站就看到了等候在车站广场上的老同学。
同学情谊,同窗意浓。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高中同学张雄兵和我相识于高一(六)班,相熟于高二(一)班,他与我是梅高同班最久的唯一同学。尽管岁月的风霜把皱纹已刻印在我们的眼角,白发也悄悄在满头青丝间自然的挑染。老同学相见激动不已,累积的记忆瞬间穿过时间隧道停留在那段青涩年华的高中时代!
江边古城黄冈与我在地域版图和籍贯都是拥有双重定意的故乡,虽然多年未曾真正的亲近过,但“黄冈”早已深植在我的脑海里,记载在《自我简介》文字里。
我按捺激动的心情,婉转跟老同学报备此次行程安排:我和小妹原计划24日下午启程来黄州,在老同学家居住一晚,有机会和他温良贤淑的夫人相谈叙旧,估算停留32小时;医院有紧要的事情只能延期。缘于北京的行程和酒店已预定好,就购买了当晚黄州到北京西的火车票,这样一来,观赏黄州名胜古迹,风景园区的时间浓缩约为三小时。
年3月25日下午3:49分我来了,在这春分和清明交替之间;我们姐妹俩跟随老同学直奔黄州东坡赤壁风景区。
初次走近苏轼像前,我静心屏住气息仰望,目光穿透现今,清,明,元,历经朝代,回到北宋时期的赤壁,找寻苏轼的脚踪。凝神他那双平和远眺的眼睛中透出的雄视百代的目光,震撼心灵。
赤壁,在武汉市东南七十公里的黄冈市黄州区西边临江处,因有岩石突出像城壁一般,颜色呈赭红色,故称之为赤壁。又名黄州赤壁,文赤壁,俗称赤壁公园。
在宋神宗期间,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遭貶,以及撰写讥讽朝廷的诗句被捕(历史上称为乌台诗案),再次被貶到黄州;他和友人多次泛舟长江之上,心有深感抒发写出《念努娇·赤壁怀古》词和前后《赤壁赋》三篇与赤壁密切相关的文章。
康熙末年,黄州知府郭朝祚因敬仰苏东坡的道德文章,再次修缮赤壁后挂牌“东坡赤壁”,并在门楼上刻下对联“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赤壁矶背依青山,面临长江。黄州赤壁名胜有碑阁、坡仙亭,睡仙亭,二赋堂,东坡陈列馆、栖霞楼、挹爽楼,剪刀峰,白石龟、放龟亭、留仙阁,酹江亭,喜雨亭,问鹤亭等景观。
我和小妹跟随老同学踏上一步步石阶梯穿过碑阁走到坡仙亭,目睹苏轼石刻的《赤壁怀古》这首曾被誉为“古今绝唱”豪放之词。作者描绘出月夜江上壮美景色,借喻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屈折地表达了他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明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zn/14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