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我们走他们不吃你,我吃论夏季

这是一场红色的味蕾大战

它们有强硬的“盔甲”,有结实的肉体

口感软嫩,味觉刺激

真真是……欲罢不能,吮指回味

想吃吗

所以,今天的主题就是

xiǎo

lóng

xiā

小龙虾学名克原氏螯虾,也可以叫做红螯虾或者淡水小龙虾。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大家族,与龙虾、大螯虾、蟹、河虾及对虾一起属于甲壳纲动物。

小龙虾

1、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

2、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

3、虾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

4、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明明小龙虾既好吃又营养

偏偏却还有许多谣言诋毁它

为了能让你们好好地吃小龙虾,

小安也是操碎了心~

谣言一:小龙虾是虫子,吃不得!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

谣言二:中国以前根本就没有小龙虾!

其实中国有四种原生态的正宗小龙虾,它们是东北黑螯虾、南京黑螯虾、史氏拟螯虾和朝鲜黑螯虾。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外来和尚”,原产美国的克氏原螯虾和原产大洋洲的红螯螯虾,只不过克氏原螯虾技高一筹,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成为最著名的小龙虾。美味的小龙虾其实是入侵物种,这种虾性情凶猛,繁殖快,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对“原住民”也会造成威胁。

谣言三:小龙虾是日本入侵中国的生化武器!

网上有传闻说:“驻中国的日军生化部队因为要处理大量的尸体,将克氏螯虾经过一系列的基因改造,变成小龙虾,运到日军驻地担任起水体清洁的工作。”这种说法简直荒唐,首先侵华日军什么时候考虑过保护中国的自然环境?其次,年沃森和克里克才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上世纪70年代人类才开始DNA重组技术的应用研究,侵华日军搞基因改造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是,我们现在吃的小龙虾确实是从日本来的。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20只克氏原螯虾,目的是繁殖培养成为牛蛙的饲料。大约在年前后,克氏原螯虾又被引入中国,最早的养殖地在南京附近,很可能也是作为饲料用途。之后克氏原螯虾凭借良好的适应能力在各地繁衍开来。所以从时间上看,小龙虾进入中国和日本侵华并无任何瓜葛,也不存在什么阴谋论。

谣言四:日本人不吃小龙虾,外国人也不吃!

小龙虾在美国已经吃了上百年,小龙虾的买卖也逐步从乡间集市走向大宗交易,目前全球每年的贸易量超过30万吨。小龙虾在美国是很常见的料理食材,通常和马铃薯玉米水煮搭配卡疆粉(Cajun)调味。美国用于食用的小龙虾有98%产自路易斯安娜州,该州在年将小龙虾选为州代表动物,并且每年都举办“龙虾节”。小龙虾传入日本后,并没有得到日本消费者的青睐,毕竟是“牛蛙的饲料”,而且日本有丰富的水产品,相比而言,小龙虾肉质和口感都处于劣势。

外国人吃不吃小龙虾还可以看看出口数据,年仅湖北省就出口小龙虾多吨,全国的出口量至少是数万吨。目前出口的小龙虾食品以熟食为主,如龙虾尾、虾仁、茴香整肢虾、辣粉虾、龙虾酱,主要销往丹麦、瑞典、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日韩和东南亚市场,比如欧洲市场上90%的小龙虾来自中国。

谣言五:小龙虾生活在污水里,专吃生活垃圾

小龙虾是杂食动物,主要的食物是水底的有机质,水草、藻类、水生昆虫、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当然它也吃小鱼、小虾、贝类等活物,甚至在吃不饱的时候同类相残。正因为它食性杂,所以生命力很强,能在污染水体生存。但是餐馆的小龙虾基本上都是养殖的,毕竟以地球人吃虾的规模,野生的小龙虾已经不多了。

小龙虾能忍受污染的水质,但它们并不喜欢那样的环境,而且它们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并不是百毒不侵、刀枪不入。如果水质差,小龙虾不仅繁殖困难,而且也长得差,脱壳慢。还有学者专门做了实验,发现小龙虾更倾向于选择新鲜的食物,更喜欢清洁的水源,所以生活在污水中绝对是被逼无奈。

谣言六:小龙虾体内重金属超标几百倍!

除了外壳,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大多集中在鳃和内脏中,而鳃和内脏主要集中在头部,我们吃的尾部并无太多重金属,所以引起中毒的可能性不大。在日常的抽检中并未发现小龙虾污染物超标的问题,也没有发现药残超标。

谣言七:携带肺吸虫,易造成“横纹肌溶解症”?

南京曾经发生过一次多人因“横纹肌溶解症”入院的事件,流行病学家从病人就餐史分析,高度怀疑小龙虾是导致这一事件的元凶。但是专家对搜集到的样品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检测分析,包括致病菌、重金属、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激素、寄生虫、藻类毒素等,并未发现异常,也没有找到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物质,最终这一事件被定性为“哈夫病”。

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案例。

网上也有种说法,认为是“洗虾粉”导致了横纹肌溶解症。实际上洗虾粉的主成分是草酸,它从机理上就不具备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可能。尽管它的确酸性较强,但是由于是水溶性,洗完之后又经过很多加工程序,不可能在虾身上有很高的浓度。我们平常吃的很多蔬菜里也富含草酸,比如菠菜。

看了这么多

吃货们是不是可以放心了

其实小龙虾也很想说——

美味诱人的龙虾

到底哪里能吃呢?

可食用部分

肉质最多的部分是尾部

两个螯钳也充满了美味的肉

母龙虾的虾子可食用

虾脑中绿色美味的奶油状的虾肝也可以吃哦

不可食用部分

虾腿里肉太少了

小的砂囊(胃虾线,背部,一直到虾尾)

软软的呼吸器官(从虾头到虾尾)

最后小安贴心奉上

吃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

忘掉谣言敞开了吃吧,

这才是夏天嘛……

来源:食安福州

综合:央视新闻、果壳网等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有哪些偏方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ys/101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