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偏方治疗 https://m.39.net/pf/a_4445284.html
近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连江在小康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美。对比从前,小康路上的连江处处可见改变,经济开发区里各色企业茁壮成长,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好上加好。
今夕县城
今夕大桥
今夕农贸市场
今夕乡村
连江正用勤劳勇敢描绘着小康路上高质量发展的蓝图。
7月19日,由中宣部主办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连江。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广电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工人日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福建广播、福州日报、福州晚报、福州电视台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记者们深入连江可门经济开发区、江南乡梅洋村开展全媒体集中采访。
据悉,此次主题采访报道活动主要围绕连江县产业经济发展成就和人民生活的巨变,讲述全县上下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小康故事,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可门经济开发区,采访团一行前往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参观企业大楼的产品展示厅,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的己内酰胺制造技术、工艺等情况,同时通过座谈会形式,与申远企业有关负责人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感受申远深厚的企业文化并就公司在化纤领域的布局规划进行了采访。
据了解,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在福州本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公司注册资金16.85亿元,占地亩。该公司致力于新兴材料科学发展,主要产品为己内酰胺、聚酰胺等化工中间体,副产品为硫酸铵,涉及领域主要为化工及化纤新材料。
年7月,申远一期年产40万吨己内酰胺及聚酰胺一体化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己内酰胺的单体工厂。年,申远启动二期年产40万吨聚酰胺一体化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亿元,将于年陆续投产。
在梅洋村,面对别具一格的美丽乡村、穿着红色马甲的村直播、如火如荼的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等,采访团成员倍受震撼,感慨万千,纷纷掏出笔记本、手机、相机记录下村子红色领衔走向振兴道路的情景。
林敏摄于梅洋
据梅洋村党支部书记陈燕金介绍,梅洋村外出务工、出国经商人数较多,村里有很多留守的家庭主妇、农场庄主,她们有闲又有手艺。如何“盘活”这笔“财富”?年,梅洋村成立“姐妹乡伴”团队成员主要是村里的家庭妇女,主打梅花酥、梅花糕、梅花蜜、梅花酿等梅花系列伴手礼。目前,这个系列伴手礼的年销售额达30多万元。
去年底,由梅洋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连江梅妍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着力促进一产三产融合。“姐妹乡伴”团队成员由最初的5人发展至近40人。从曾经的老区村、贫困村,到如今的“生态旅游村庄”,梅洋村走向小康生活的发展之路,映射出村民生活与发展观念之变,也成为连江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样本。
林中庸(守艺人)/摄
为期半天的采访中,连江县各级党委政府坚定信心攻克难关、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取得的显著成效、连江百姓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故事,给采访团成员留下深刻印象。
采访团认为,连江县经济发展快速,乡村振兴富有鲜明特色,基层小康故事感人,回去之后将认真梳理在连采访所见所闻,创新全媒体传播,讲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连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