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幸福教育开启ldquo走心rdq

北京湿疹医院地图 http://m.39.net/news/a_8589979.html

“你寄来的信/寥寥数笔/像支江南的曲”

“我与你的距离/既是最近也是最远/因为我们背靠着背”

……

年的最后一天,一年一度的科艺节拉开了福州十一中师生们冬日狂欢的序幕。结合学生中最时髦的“三行情书”表白方式,科艺节上适时推出了“三行情书”大赛,大受欢迎,同学们的投稿如雪片般飞来。

以前,学生们都觉得文学太“酸”,不愿参加,为什么如今开始热捧?校长张年雄说:“要想让教育有成效,我们就要读懂学生,让我们的教育成为‘走心’的教育,这样,‘不喜欢’也能变成‘喜欢’。”

做“走心”的教育,守住师生快乐的心情,守住师生成长的喜悦,提升师生追寻幸福的能力,福州十一中为幸福教育开启了独特的“走心”模式。

走心,从“上好一堂课”开始

从9月开始,福州十一中的老师们就着手筹备科艺节。为了奉上一场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艺“盛宴”,今年13个教研组和15个学生社团创纪录地开设了83个场馆,光是英语教研组,就用心地为学生们设置了“英语情景剧”“英语单词接龙”“短语翻译争霸赛”“英文电影配音”等近10个有趣的项目。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对英语学科的学习热情也极大提高。

科艺节的火爆场面,正演绎了十一中“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民主合作、其乐融融”的幸福课堂理念。一直以来,福州十一中打造“效率课堂,生命课堂,幸福课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共同成长、共享快乐。

英语教研组组长童养文从教二十多年了,他说,“上好一堂课,是一门艺术。我常常教导年轻老师,老师不仅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学生最喜欢的、最需要的,还要发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包容孩子的每一个不足。”

童养文老师至今还记得,曾经有个学生,因为中考发挥失常,“失意”地走进了十一中的大门。高一军训的时候,他在地上长跪不起。童养文和其他老师了解后得知,这位学生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陷入深深的自责中。为了帮助这个学生尽快走出挫败的阴霾,融入集体生活,老师们在课堂上给他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为班级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课余,鼓励他参加学生会、社团干部的竞选。很快,这位同学获得认同,重拾自信,最终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无论何时,都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用心爱他们,尽心帮助他们。教师的幸福感不仅在于培养了一些优秀的学生,更在于看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童养文老师说。

为帮助老师们“上好每一堂课”,十一中制定了“一年入门,二年过关,三年成熟,五年成才”的目标。全校发挥教研组和年段两个团队的作用,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提高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每学年举办一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形式,一方面为教师争取外出学习、观摩、考察的机会,另一方面邀请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专家和福州本土的知名教师来校评课、开讲座,实现多元理念、多样化风格的碰撞,拓展教师视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近年来,福州十一中涌现出一批全国、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多位老师获得全国优秀班主任、省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省市优秀青年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

把文化精髓浸润到骨子里

这个学期,十一中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年段的每一个学生都收到了一份来自校长的特殊礼物——一本封面古朴的《常礼举要》。

《常礼举要》由李炳南老居士所著,讲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礼节。“给孩子们送这份礼物,是因为《常礼举要》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我希望学生经常阅读,懂得依礼处事,修炼自我,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校长张年雄对如何给予学生一种精神能力,有自己的想法。

为了让“礼”影响到更多人,学校从经典国学著作中节选片段,在校园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显示;根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制作专门的文化墙,让师生们在课余也能耳濡目染;围绕传统文化开设专题课程、讲座,让师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修身养性,“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学习中。

学校营造出的育人环境,让张年雄校长颇为自豪:“可以说,当十一中的大门一打开,学生就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教育,这种教育是无形的。”

的确,推开十一中的大门,就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育人精神:学生可以拜访那图文并茂的校史陈列馆,以革命陶冶情操,以文化开启心扉;可以仰视那独具匠心的人文浮雕墙,从开疆闽王王审知到民族英雄林则徐,从启蒙思想家严复到文学大师冰心,感受榕籍名人风采,培养爱国爱乡的情怀;可以行走在翠竹环抱的光复园,看琉瓦飞檐、红柱长廊,听“擎时代之旗帜,显光复之精魂”的建校理念悠悠回响;可以漫步在“文化走廊”,师生风采宣传栏、师生书画摄影作品展板、优秀班级光荣橱窗层出不穷,建国60周年辉煌成就展框装饰一新,“世界、蓝天、梦想”动漫童心墙色彩缤纷,巨幅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竞技体育造型墙林林总总……

浓浓的文化味,为十一中培养知书达礼、崇德向善的好少年奠定了基调。老师们还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开展征文、亲子诵读、情景剧、演讲、读书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热情,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让孩子们的灵魂自由歌唱

不久前,有个国内学校的学生合唱团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获得第一名却未被颁奖。评委说,这群孩子太注重规则、技巧,不是发自灵魂的自由歌唱。

如何能让孩子们的灵魂自由歌唱?这引发了很多教育者的深思。

张年雄校长道出了自己的理解:“我想,就是要让学生拥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意志,能为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老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主张,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目前,十一中已成立了15个学生社团:绿荫之声广播社、记者社、书画美工社、拾忆文学社、音乐社、舞蹈社、繁想小说社、异动力动漫社、模联社、心理健康协会、话剧社、魔方社、美食社、摄影社、足球社等。这些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为学生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提供了广阔空间。社团活动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也促进了他们的交流、进步和友谊,更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音乐社,是十一中最受欢迎的学生社团之一,在这里上演了很多“传奇”:前社长徐均朔在《中国梦之声》的舞台上,用榕树叶吹奏并演唱,获得4位导师的一致认可,成功晋级全国40强,被誉为“树叶王子”,年他已专业成绩第一名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年,音乐社的学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了第一张原创专辑——《奏予梦》,收录了7首原创校园民谣,发行了近张,唱出了自己的校园生活和音乐梦想;年,音乐社的第二张原创专辑《走吧》发行了多张;年,第三张原创专辑正在筹备中……

“看到这么多师兄师姐在这里实现音乐梦想,一入学我就加入了音乐社,和这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追逐音乐梦想。”作为音乐社的新人,高一(3)班的钟礼淇也希望能书写自己的音乐“传奇”。在这次科艺节上,她和师姐自编自演的小提琴二重奏《卡农》,成为开场曲目,这让钟礼淇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很多老师至今还记得传奇学生许崇达。他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却凭借其他方面的优秀表现获得了师生的认可,甚至当上了学生会主席。许崇达只考上了专科学校,但他十分努力,成功实现了专升本,后来,他自主创业成了成功的企业家,如今,他又成了一名飞机师。

团委的金鑫老师说:“在许崇达的身上,老师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不以学习为唯一的目标,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对于学生们的梦想和追求,老师们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宽容,有的同学为了参加比赛而耽误课程,老师还会帮他们一对一补课。”

这些年,十一中搭建的多样化平台让学生快速成长:交响乐团、合唱队、书法美展硕果累累,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艺术教育特色单位”;校羽毛球队更是斐声内外,在市中小学生锦标赛上取得十连冠;广播社录制的经典诵读作品《我的父母之乡》获福州市一等奖;活力四射的音乐社年获“福州市优秀学生社团”称号;“中华诵·福州市经典诵读大赛”,十一中捧回集体、个人两个项目的一等奖……从十一中走出去的学生,不仅能够迅速融入新环境,还以特有的眼光与气质成为各个高校的学生会、社团骨干,挥洒着他们如火的青春。

塑造一颗有担当的“责任心”

年12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来到福州十一中考察学校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工作,让全校师生为之振奋。

作为“福州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基地”,生命化教育不仅是十一中教学工作的载体,更是学生终生学习的需要。把生命化教育作为常态来抓,学校不但定期举办关爱视力活动、珍爱生命主题教育、消防演练、地震演练等,更设有生命体验教室,不定期开展学生的自救互救培训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在体验式生命教育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自救和救人的技巧,这让我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多了一种使命感,也让我们学会尊重生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nr/13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