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微信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又有新动作!
福州日报小记者站阵营再添“新兵”!
21日,福州日报小记者团晋五小站正式挂牌成立,55名小学生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正式成为该校建站后的首批小记者。
孩子们领到属于自己的小记者证十分兴奋,迫不及待地向大家展示,脸上露出了自信与喜悦的笑容。
很高兴能在校内成立小记者站!小记者站是一个展示自我与提升自我的平台,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必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道亮丽风景。校长郑建勋说,他深知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对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他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学生们学到更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我希望你们能够宣传好身边的社会风尚、典型事迹,多出文章,出好文章,为将来成为大记者、大作家打下坚实的基础。”郑建勋勉励小记者,今后要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增强社会责任心,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福州日报小记者团是怎样的团体?将开展哪些活动?小记者该如何进行采访?”当天,福州日报专副刊中心记者还为小记者们上了生动有趣的“小记者第一课”。
欢迎加入我们~
上周末,
20多名小记者们又聚在一起,
他们去哪儿啦?
一起看看吧!
“又黑又臭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居然变得这么清澈,真是太神奇了!”19日,20多名福州日报小记者走进福建海环集团洋里污水处理中心,看到污水变清水之后连连感叹。
“污水是从哪里来的,又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要处理污水呢?”活动一开始,小记者们把一连串疑问抛给了工作人员,她一一为小记者进行解答。当得知污水处理厂日均能处理污水60万吨,这里每天都能生产出优质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能为企业节约很大一笔生产成本之后,小记者们齐声赞叹。
小记者们首先来到进水闸门井。来自市区的生活污水经过管道,汇集到这里。工作人员说:“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的第一步,要经过粗格栅处理,去除其中较大的垃圾。”小记者们纷纷上前围观,只见黑色的污水在池中翻腾,一些塑料袋之类的垃圾被拦截出来。
离开粗格栅井,小记者们又来到细格栅的旁边。在这里,大家可以直观地了解污水预处理的过程。经过细格栅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渠道顺利排入旋流沉砂池。
随着污水处理进入下一道工序,小记者们又来到了MBR生物反应池。生物反应池的主要作用是由不同的微生物菌种对污水中的物质进行分解。了解了生物反应池的原理后,小记者们跟随工作人员来到鼓风机车间。“可别小看这些‘嗡嗡’作响的大家伙,它们可是从国外进口的先进设备呢!”工作人员说。
站在高高的池边,好奇的小记者继续发问……
“生物池中的生物能看得见吗?”
“处理后的水是什么样子的?”
“池子里好像有些污泥,怎么处理呢?
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污水处理的效果,工作人员带领小记者来到了最后一站——膜车间。在车间里,工作人员告诉小记者:“这个车间,主要是将污泥和水进行分离,并将清水收集储存起来。”见证了污水从黑变清的过程,小记者们显得非常兴奋,大家热烈地讨论着。
活动结束前,工作人员向小记者们提出了期望,“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对我们来说,一定要节约用水,好吗?”“好的!”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目前,福州日报小记者团在全市中小学校已设立18个小记者站。日后还会陆续在中小学设站,欢迎热爱写作、热衷于参加实践活动的同学加入。
详情可登录福州日报教育新时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nr/13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