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船模达人复原数百年前的福船

福船是中国三大古船之一。

数百年前的福船到底长啥样?

这在福州航海史爱好者、

船模达人杨帆的工作室

可以找到答案。

他复原的近50艘福船模型,

相继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

▲杨帆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研究古船模型

昨日,记者来到杨帆工作室,

仿佛走进一家小型“造船厂”。

案台上堆满了各类木料

和制作模型的工具,

在他的巧手下,

一艘明末清初的

“册封舟”模型现雏形,

船身长1米多,

造型气派、曲线优美。

“这艘福船模型严格按真船比例缩微,换句话说,它是能航行的!”杨帆说。

▲杨帆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研究古船模型

制作古船模型,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能光凭想象,得尊重历史。”

杨帆说,

很多古船并没有设计图纸流传下来,

他只能从各种历史资料中找寻线索。

年,

他受邀帮国外一家专业博物馆

整理资料时,

发现一份明代中晚期抄本,

上面记录了

明代大型远洋福船的构建数据,

其中一些数据

和明末清初福州造的

“册封舟”数据相吻合,

杨帆便萌生复原“册封舟”的想法。

何谓“册封舟”?明清时,岛国琉球是中国的藩属国。每当琉球新王嗣立,皆会派遣使团来中国“请命册封”,朝廷再派使臣携册封敕谕,乘“册封舟”远赴琉球完成册封。

可这艘船到底啥模样,资料中没有明确记载,他只能顺着线索去古画和相关文献中寻找蛛丝马迹,光是资料搜集就花了1年多时间。

年,杨帆开始绘图,

这是一个不断研究论证的过程。

“船身关键部位的数据,

不能凭空捏造,

得考虑实际航行需要。”

杨帆说,

举个例子,

帆船航行时有一个最佳倾斜角度,

超过一定度数船会翻覆。

当时他没找到相关记载,

就得利用船舶设计的数学模型

去反复演算。

年,数易其稿后,

他开始动手制作。

船模构件精细,每一道工序,

他都要格外细心,

尽量让累积后的最大误差值

不超1毫米。

“目前,船身已大体成型,

整艘船预计今年底完工。”他说。

这不是杨帆复原的第一艘福船。

福船,

福建沿海所造木帆船的统称。

明代郑和下西洋用的“宝船”、

明清册封琉球的“册封舟”等,

均属福船类型。

而杨帆想做的是,

凭一双手,

让历史长河里的一艘艘福船

以船模的形式重现,留下历史的印迹。

年,一艘清末至民国时期福州的运木船模型出炉,那是他花了整整6年时间收集整理资料并复原出来的,如今被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收藏。杨帆还曾应邀为法、英、美、德等国的博物馆修复和制作中国古船模型。

“每一艘船都有自己的故事。”杨帆说,与其说自己爱船,不如说自己爱的是航海文化。这一切源于家族文化的熏陶。

今年41岁的杨帆,

出生于福州的航海世家,

外公家从事航运业,

外婆出自福州知名造船家族。

他从小就怀揣着“航海梦”,

长大后喜欢帆船运动,

业余时间大多漂在海上。

“我名字中的‘帆’就代表船,我把船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杨帆说,福州拥有非常辉煌的航海史,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复兴航海文化、传承海洋精神。

福州晚报记者马丽清/文林双伟/摄

新媒体编辑王杨林

监制雷岩平危砖黄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ls/16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