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dbfzl/
初春的平和,柚芽绽放压枝头;三月的漳南,细雨连绵怀旧事。3月10日(农历二月十三日),在王阳明莅赣巡抚、打响漳南战役,上疏奏请添设平和县周年之际,阳明学研究翘首、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孔子学会阳明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阳明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钱明博士从粤东转辗来到平和,在我县相关部门的陪同下,重走当年阳明先生征寇平乱之路,探寻“漳南战役”古战场,开展田野调查,考察阳明遗址,用心去感怀阳明先生“立功第一站”。
王文成公祠遗址
钱明博士考察的第一站便是位于九峰东郊的王文成公祠遗址,昔日祠宇清肃的景象已然不复存在,变成蜜柚收储加工大棚。只是在大棚的通道处,当地百姓供奉着一尊王阳明神像,并附有简易的祭拜案桌和几束清香,供人们上香膜顶朝拜,仿佛在提醒人们这里曾经的荣耀和尊严。闽南人这种将“缅怀王阳明功绩”演绎为“奉成神明,供人朝拜”的民间信仰风俗,让钱明博士感慨不已,真可谓“神人合一”。而城隍庙中的一幅幅教化民众的壁画、县衙遗址中的数根石柱、文庙中的一块块留有历史记忆的石雕,无不向人们诉说昔日的荣光与高贵。因为这里是王阳明在巡抚南赣汀漳期间,奏请设置的第一个县,也是阳明先生成功探索走出一条“添设县治控制贼巢,建立学校移风易俗”长治久安之策的策源地。之后,阳明先生又复制这一置县模式,在江西、广东分别再添设了崇义县、和平县。正因为如此,九峰这座昔日扼控汀(州)潮(州)喉襟的旧县城既见证阳明先生“正月十八日始抵赣,即兵事纷纷。二月往征漳寇,四月班师,中间曾无一日之暇”的忙碌身影,又见证阳明先生巡抚南赣汀漳的第一次战役和治理社会的第一次实践。
大伞山寨遗址(明正德年间漳南战役古战场遗址之一)——今广东省大东镇塘市
年前的正德十二年()农历正月,经巡抚王阳明调度,福建按察司兵备佥事胡琏率兵0多人,兵分多路,从长富村到阔竹洋、新洋、大丰、五雷、大小峰等多点发起围攻,与“山贼”全面交锋,双方展开激烈的相互攻防,先后大战数回合,由于知晓敌情,初战大捷,贼首被擒斩,余部溃不成军逃奔象湖山。各路官兵追剿到莲花石,与“山贼”对帐扎营,伺机再战。与此同时,广东委官指挥王春等也奉命带领官兵到大伞围剿“山贼”,形成闽粤两省官兵夹攻之势,但广东兵马却在大伞遭到了狙击,福建兵马前往救援中又被倾巢而出的大伞“山贼”突袭,都指挥覃桓、县丞纪镛的坐骑战马陷入深潭泥泞,连同7名军人、8名兵快都被“山贼”杀死,吃了一场大败仗。覃桓、纪镛殉难于战场的事件,不仅挫伤了官兵的士气,也导致闽粤两省领兵官员的意见分歧。面对“各官顿兵不进,致此败衄”的局面,王阳明“即于当日选兵二千,自赣启程,进军汀州”“亦自汀州进军上杭,期至贼寨,亲自督战”“即日自漳州启程前来各营督战,仍与各官备历已破诸贼巢垒,共议经久之策”,马不停蹄赶赴前线督战,采取“以退为进,佯装撤军”的计谋,密令各地哨所佯言收兵,“俟秋后再举”;又派出密差深入贼巢,打探虚实,掌握敌情。二月十九日,王阳明抓住战机,人马衔草,秘密出征,兵分三路,攻其不备,直捣象湖山贼巢等敌兵主要据点。历经两个多月的征剿,终于肃清盘据在闽粤交界山区十余年不息的以詹师富、温火烧为首的山民暴乱。这场漳南战役,是阳明先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指挥作战,也是其建立功业的第一仗。
象湖山大寨遗址(明正德年间漳南战役古战场遗址之一)——今永定县湖山乡象湖村
昔日两军对垒,兵马交织厮杀,哀号遍地的硝烟早已散尽,但那初春的蒙蒙烟雨依然变幻莫测,让人捉摸不定。按照行程安排,钱明博士一行将到秀山村的江项考察覃桓、纪镛殉难处,并俯瞰位于广东省大埔县大东镇的“大伞山寨”遗址。快到中午时分,钱明博士一行来到江项,茫茫的浓雾锁住整个山谷,仿佛置身于云海之中,能见度不足十米,更谈不上俯看山寨遗址,着实扫兴。但我在想,这也许是老天有意让我们感受年前的那次惨战时的恶劣天气,因为同样是初春季节,也许当年那天也浓雾锁谷。试想,假如当时福建兵马前往广东救援中,遇到像今天这样浓雾笼罩的天气,一方是常年依靠山险经营于此的当地山民,另一方是人生地疏的官兵,既无“地利”之便,又失去“天时”之助,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午后,赶到龙岩市永定区的象湖村。象湖村的村庄四周被天窠岽、凉伞岽、银岽等多座海拔超千米山峰所围,自成一个小盆地,地形险要,具备不靠外面补给也可自主生存的“山寨驻地”条件,极具军事战略意义。站在昔日山寨遗址上,仰视四周山岽,依然是云雾缭绕,辨不清东西南北,但还可感受到当年王阳明率领三路官兵直捣象湖山那擂石滚下、人仰马翻的激烈鏖战场面。
漳汀巡检司遗址
之后,又赶到芦溪镇漳汀村考察漳汀巡检司遗址。漳汀巡检司是由设立于明正统四年()闰二月的小溪巡检司迁建、改名而成的。阳明先生在平定漳寇之后,于正德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向朝廷奏请《添设清平县治疏》,建议割南靖清宁、新安等里,漳浦县二三等都,添设一县。同时认为“河头者,诸巢之咽喉;枋头者,河头之唇齿”,建议将小溪巡检司移于枋头坂(今芦溪镇漳汀村),是势必相须,也应同步实施。又据王阳明《再议平和县治疏》记载:“南靖县县丞余道呈称,带同木石匠陈恩钦等,前到漳汀枋头板地方丈量土城,周围一百一十丈,顾募乡夫舂筑完固;给发官银,砍办木植,督造巡司公馆、前厅各一座、仪门一座、鼓楼一座、后堂各一座,各盖完备。惟土城公馆、巡司厢房欠瓦,暂将茅覆,候秋成农隙修举等因。随于正德十三年三月初六日,行令小溪巡检郭森前去到任,前去地方。漳汀巡检司于正德十三年(年)三月初六正式命名开司驻兵,配备巡司弓兵16名。现巡检司已倾圮,尚存与巡检司相配套的城隍庙。钱明博士一行冒雨在巡检司遗址上找到当年的残缺石碑,感受了昔日兵营的威仪。
“王阳明与平和”讲座(罗奇伟摄)
当晚八点,一场由中共平和县委宣传部主办,平和县社科联、科协承办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平和县首场阳明文化学术讲座在县林业局会议室举行。钱明博士以“王阳明与平和”为题,向平和县50多名阳明文化爱好者解读了一代旷儒与平和的历史渊源。钱明博士结合王阳明的个人经历,介绍了王阳明或阳明学进入福建的三条路径:一是正德二年()阳明为躲避追杀从海上经舟山至福建福州府,又从福州经建宁府,过武夷山、广信府、严州府至杭州,二是正德十二年()从江西赣州进入福建,巡抚汀州府、漳州府,三是从广东潮州府经海阳县凤城驿站至饶平县,再经冈马驿至福建漳州府,再经泉州府、兴化府至福州府,成为阳明门人后学经常出入福建的通道。王阳明于正德十二年正月至四月间率军到平和进行“漳南战役”,取得了主政南、赣、汀、漳,剿灭山贼武装的第一场胜利,为顺利解决该地区积重难返的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也使王阳明始悟“破心中贼难”的重大意识形态问题,从而萌发了“致良知”说,检验和落实了其在贵州提出的“知行合一”说,为建构完整的心学理论体系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现实素材。平和县以此成为他“立功第一站”。鉴于王阳明习惯于“军中讲学、随时随地教化”,说明王阳明在福建讲学教化的主要区域是上杭、平和两个地方。同时也认为“王阳明立功第一站”的平和县,在阳明学的传播与发展上亦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明末崇祯年间,施邦曜、王立准两位阳明老乡执政漳州府、平和县期间,在平和县刊刻《阳明先生集要》,将阳明心学的传播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钱明博士此行,弥补了他26年前的一个遗憾。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钱明博士参与由日本著名阳明学专家冈田武彦先生倡议并发起的中日联合王阳明遗址考察活动。当时的中日联合王阳明遗址考察团到广东省和平县开展阳明遗址考察活动,本想绕道来我县考察。但鉴于当时的交通条件,从广东和平到福建平和需要辗转2天的车程,且需多次转换班车,就没到平和县开展考察。这一放弃,使平和县的阳明遗址、阳明地域文化不被学界所了解。正如他在为我的拙作《心灯点亮平和》所作的序言中指出:“包括平和、上杭等地在内的‘闽中王门’,仍然是学术界在挖掘、探究地域阳明学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ls/12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