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记者挂职社区当小巷助理

白癜风分型治疗 http://m.39.net/disease/a_6198019.html

编者按年第9期《中国记者》,策划组织了一组“我挂职、我蹲点——不一样的经历与发现”的封面专题文章,约请数位曾在地方挂职的媒体人分享宝贵经验与感悟。欢迎更多有类似经历的同行撰文分享。

内容提要?本文作者曾到社区挂职一年,任社区主任(书记)助理,并管理后两批《福州晚报》社区挂职记者队伍。作者认为,挂职工作极大地拓展了记者的视野,通过挂职前后的对比,让记者对新闻工作有了全新认识。

社区是社会组织的最基层单位,服务对象是广大群众,社区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年6月,福州日报社派遣首批22名记者进入福州市四城区22个社区进行挂职,任社区主任(书记)助理,为期一年。到目前,福州日报社已派遣了3批社区挂职记者,这是福州日报社以实际行动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走转改”长效机制建设的重大举措。

《福州晚报》的记者是挂职队伍中的成员,在挂职期间,记者们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参加社区活动,全面了解了基层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巷助理”。作为《福州晚报》第一批挂职记者的一员,我赴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新秀社区挂职,一年后圆满完成了挂职工作,被评为福州日报社第一批优秀社区挂职记者,并管理此后两批福州晚报社区挂职记者队伍,这项工作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通过挂职前后的对比,让我对新闻工作有了全新认识。

一、挂职社区成了好稿“富矿”

据统计,自年6月挂职工作开始,平均每一年,《福州晚报》挂职记者完成多篇关于社区的新闻报道,平均每位记者每周完成一篇社区新闻。这些报道鲜活生动,原汁原味地体现了社区里老百姓的生活和社区工作的各种现状。

题材丰富是这些社区新闻的特点之一,在这些新闻中有人物故事、有社区工作动态、反映民生问题的社会新闻、反映社会现象的新闻调查。其中,我采写的《“电子巡更”巡来社区治安零案件》《本报打造福州最强社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ls/11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