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区除了遗传基因和营养,孩子的身高还与这

作者-阳光家长学院-曜麟

“妈妈,我吃不下,肚子疼……”

早晨,坐在饭桌旁,乐乐一脸愁容,对着妈妈说道。

乐乐在福州一所小学读5年级,她已经一年没怎么长个了。

一到早晨就吃不下饭,时常和父母说肚子疼,医院检查,并没有查出什么问题。

在朋友的介绍下,乐乐的父母带着她去询问儿童生长发育专科医生,结果却出乎意料……

“孩子之所以不见长高,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压力过大,影响了休息,阻碍了成长激素分泌导致的。”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和询问后,发现了问题所在“如果孩子长期处于压抑、高度紧张的状态,会出现胃口差,脾胃失调的状况,而长期睡眠不足也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乐乐的家长此时才恍然大悟。医生告诉父母,像消沉、颓废等消极的情绪和社会因素会影响到神经系统功能的混乱,从而导致细菌、病菌进入体内而发病。

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上也有同样的见解,从传统医学看来,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感中,如果出现任何一种情感失调,都会使人体产生一种对脏器器官有伤害的“心伤”。

因此,不论现代医学还是传统医学,都已经间接说明人的精神状态对人的健康的影响。这反映在孩子的成长阶段,也说明了孩子如果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状态不好,对孩子身高的发育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被忽视的成长平台期

对心理问题的忽视,导致一些父母找不到孩子矮小的原因。于此同时,不少家长对“先长后不长”传统观点也存在片面的理解,固执地认为孩子的身高主要是由青春期“蹿个子”的情况而决定的。

“现在年纪还小,身高比较矮小,很正常,或许是和孩子发育比较晚有关,过两年,孩子身高肯定能够赶上同龄的孩子。”有家长认为,如果前期长太快,后期就不长了。

那么真的是“先长后不长”吗?

“人从出生到两岁是第一个生长高峰。出生到一岁,平均可长25厘米;一岁到两岁,可长10~12厘米。两岁到青春期发育前,是一个生长平台期,每年长高5到6厘米。”

之后,孩子将进入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即青春蹿个生长期,男孩平均长高约28厘米,女孩约25厘米。随后,骨骺关闭,达到一生中的峰值身高,既成年身高。

大量研究表明,整个青春期所获得的蹿个身高和成年身高只存在约20%的关系,而常常被人们忽略的2岁到青春期发育前的平台期才是关键。

2岁后到青春发育启动时的身高与成年身高有80%左右的相关性。但成长平台期的心理和身高状况却常常不受父母重视。

不少家长还是希望孩子以学业为主。

艾女士是福州一家事业单位的职员,有一个上一年级的孩子,孩子的学习计划被她安排得满满当当,晚上7点吃完饭,就开始安排孩子一起阅读、练字、弹钢琴、读英语……忙完这些,差不多要到晚上10点半。

艾女士就十分焦虑,她总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落后于他人。每当孩子不配合,艾女士便火冒三丈,开启河东狮吼模式。

慢慢地,孩子开始承受不了。由于晚上太晚入睡,第二天起床无精打采,孩子开始频繁生病,更别提长个子了……

这并非个例,这样的现象在许许多多的家庭上演。

望子成龙是每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但是需要用对方法。

有些父母看着孩子学习,自己就很安心,只要发现孩子在玩耍就非常生气,不想给孩子太多的玩耍时间。

这样只会让孩子睡眠不足,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和家长发生冲突,从而讨厌学习,并产生心理问题。

其实父母可以尝试着换种方法来教育孩子。一味地学习和一味地玩耍皆不可取,让孩子可以适当地释放一下自己的压力反而可以让孩子更有效地学习。

父母要知道,成长平台期的营养、运动、睡眠、乃至心理健康,都影响着孩子的身高。

别让你的负面情绪,

成了孩子的“梦魇”

保护孩子体内生长激素正常分泌

“身高管理的核心有五要素,分别是营养、运动、睡眠、情绪和内分泌,而它们的共同作用对象就是生长激素。”

如何让孩子分泌生长激素,成为家长关心的问题。

生长激素是由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是体内最重要的促进生长的激素。生长激素从出生后就开始分泌,促使孩子长高,随着各年龄增加,生长激素会逐渐减少。

由于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是在我们睡熟时,且人体的生长激素分泌比较有规律,呈脉冲式分泌,每天有10次分泌高峰,每次间隔分钟。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期为夜间,睡眠越好,对生长激素的分泌越有益;反之,睡不好、熬夜、会影响到孩子长高。

所以,保障孩子优质、充足的睡眠,对长高而言尤为重要。

由于学习问题,一些父母常在睡前责骂孩子,从而出现孩子大哭或者情绪低落的现象,心理专家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带着负面的情绪入睡不利于正常生长,且容易引发心理疾病,如:行为反常且易怒、情感脆弱、自我封闭、人际关系紧张、生活缺乏兴趣,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父母的心理状态影响孩子的成长。父母情绪是否稳定、父母的性格是否随和、行为是否过激、意志是否坚定、与孩子是否进行有效沟通,这些都将像烙印一样,烙在孩子的心理背景上,也会对将来的成长造成巨大的影响。

多年前,英国就做过一项研究,为了确定家庭冲突对儿童在7岁前生长缓慢是否有影响,研究人员对名年的同一星期内出生的英国儿童进行了研究,并追踪他们40多年。通过分析发现,在经历过家庭冲突的儿童中,身材矮小者占31.7%,而无此经历的儿童中身材矮小者只占20.2%。两者有显著的差异。所以家庭的和谐非常重要。

另外,父母的作息、父母的饮食习惯、父母的运动习惯也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经常晚睡多半与父母的作息规律有关。有些家长喜欢熬夜追剧、打游戏,或是在晚上安排一些剧烈运动,受父母的影响,孩子也会跟着父母一起看电视、娱乐,不愿按时睡觉,甚至是越晚越兴奋;如果父母暴饮暴食,或者偏食挑食,那么孩子的健康饮食习惯几乎为零;如果父母整天“葛优躺”,孩子的运动习惯也会受到影响。

怎样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帮助孩子生长发育

榜样的力量——多示范,少说教

要想孩子睡得早,家长首先要做好榜样,养成健康的作息规律。放下手机和电视,陪孩子看书,哄孩子睡觉以后再工作。

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和对身高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人体分泌激素的下丘脑和垂体对情绪感知非常灵敏,孩子的情绪和心态会影响到激素的分泌。

从小在“缺爱”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偏矮小,这种情况被称为“情感遮断性身材过矮症”。所以父母尽量给孩子充足的关怀和爱,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孩子才能快高长大。

父母这样做,可以帮孩子长高:

不当孩子面吵架。生气时,闭上嘴巴走开,用笔写下愤怒的原因,制定一个愤怒的暗号,开诚布公,讲明需求,吵完架拥抱一下。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吵架是因为意见差异,不是因为孩子,在孩子心里,容易认为这是自己导致父母吵架。负疚感、焦虑,这些负面情绪的困扰,对孩子的成长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如果没控制住,该如何修复:

客观地告诉孩子吵架的原因,吵架跟孩子没有关系,你们仍然会全心全意爱着孩子。

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父母需要蹲下来与孩子交谈,视线和孩子保持一致;认真听孩子讲话,不打断;孩子犯错时,内心也有委屈,听孩子解释,不着急批评;允许孩子表达不同的观点;要求孩子做某事时,耐心说明原因。

母亲是大地

爸爸是大树

孩子是枝芽

父母情绪平和,是孩子成长最有利的养分。

父母学习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孩子成长路上才有可靠的陪伴者和引路者,

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图封面/源网络

阳光启程,教育立本

看更多育儿好文

做有未来视野的父母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收藏阳光家长学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fz/153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