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迎百年党史故事讲,党史题目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党史、用党史,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并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自4月6日起,天工艺院将推出《党史故事讲,党史题目问》系列栏目,让全院师生一起通过党史故事,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不断汲取奋进力量。

故事讲述

向上滑动阅览

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到:

我们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几十年来,焦裕禄同志的事迹一直在我脑海中,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记得一九六六年二月七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当时上初中一年级,政治课老师在念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几度哽咽,多次泣不成声,同学们也流下眼泪。特别是念到焦裕禄同志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时,我受到深深震撼。后来,我当知青、上大学、参军入伍、当干部,我心中一直有焦裕禄同志的形象,见贤思齐,总是把他当作榜样对照自己。焦裕禄同志始终是我的榜样。一九九〇年七月十五日,我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以《念奴娇》的词牌填了一首《追思焦裕禄》,发表在《福州晚报》上。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我看过不止一遍。我到中央工作后,二零零九年四月到河南调研时专程来过兰考,瞻仰了焦裕禄烈士纪念碑,参观了焦裕禄同志事迹展,看了焦裕禄同志当年栽下的泡桐树,看望了焦裕禄同志亲属,开了一个学习焦裕禄精神座谈会,专门就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了一个讲话,提了五个方面的要求。我当时说是如愿以偿。

昨天,一踏上兰考的土地,我的心情依然很不平静。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尽管看的、听的都比较熟悉,但我还是想多看一看、多听一听,因为每一件实物、每一个故事都能引起我的心灵共鸣。我们住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出门就看得见焦裕禄同志当年栽的泡桐树,睹物思人,也别有一番感慨。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深入查摆和切实解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带领群众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我联系兰考,还有一层考虑,就是希望通过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焦裕禄精神,同井风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都是共存的。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在哪一步都不会过时。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首先要明确学习弘扬什么。焦裕禄同志从一九六二年担任兰考县委书记到一九六四年五月逝世,以一年多的短暂工作铸就了精神上的永恒。关于他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几十年来有过很多概括和提炼。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角度看,我认为有几点特别值得学习弘扬。

一是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焦裕禄同志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求名利,不图报答,有一种骨子里的爱民情怀。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这些话朴实真挚,生动体现了他对党的宗旨的执着。

二是焦裕禄同志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求实作风。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的四百七十五天中,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一百四十九个生产大队中的一百二十多个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面对面向群众请教、同群众商量。正是这种深入的调查研究,使他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内涝、风沙、盐碱的规律,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这种尊重群众、尊重客观规律的求实作风,生动体现了他对党的群众路线的遵循。

这是我学习焦裕禄精神的切身体会。我曾经说过,当县委书记要走遍全县各村,当地市委书记要走遍各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走遍各县市区。我履行了这一条。我在正定当县委书记时走遍了所有村,有时候骑着自行车下乡。我当市委书记、地委书记期间走遍了福州、宁德的乡镇。当时,宁德有四个镇没有通路,我去了三个,后来因调离了,有一个没去成。有个下党乡,我去时真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乡党委书记拿着柴刀在前面砍杂草,他说这条路还稍微近点,顺着河边穿过去。一路上,老百姓说"地府"来了。他们管地委书记叫"地府",就是知府的意思。老百姓箪食壶浆,自发摆着各种担桶,一桶一桶都是清凉饮料,用当地土草药做的,还有绿豆汤,说你们喝吧,路上辛苦了。那个地方叫寿宁县,明代写了《警世通言》等"三言"的冯梦龙在那儿当过知县。冯梦龙去上任走了半年。当时我就一个感慨,一个才高八斗的封建时代知县,怎么千辛万苦都去,难道我们共产党人还不如封建时代一个官员吗?到了那儿以后,看到乡党委办公室设在一个改造过的牛圈里,地方很小。南方的桥是廊桥,我们就在一座桥上办公,摆几把竹椅,中间用简易屏风一隔,开会、吃饭、休息、洗澡都在上面。现在,下党乡面貌已经完全变了。我到浙江当省委书记以后,全部县市区走遍了,之后对浙江发展提出了"八八战略",就是发挥八个方面优势、采取八个方面举措。这是什么?这就是要亲自摸清吃透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不要吃别人嚼过的馍,我们又不是小孩子,还让人家喂?现在,了解情况的手段更多了,电话、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fz/140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