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期本期编辑:雪峰
清明的风
文/王忠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老在池州任职时,清明时节路过金陵,借景生情,吟诗一首。诗中虽有落魄断魂的凄冷心境,但那里有细雨润万物,杏花遍山野,牧童笑颜开,烧酒解忧愁的烟雨江南之悠然,哪像西北的春天。
西北的清明前后那绝对是风的主场。小风时时有,大风天天刮,偶尔沙尘暴也会隆重出台,光辉亮相。不刮几场风积雪不能融化;小草绿不了山头;花儿没有机会展示它的娇艳;春天的希望也无法播种。人们盼着春风,又害怕刮起来没完没了。
从小喝着西北风长大,没有离开家门前意识里根本感觉不到风的狂妄和霸道,认为春天的风就应该刮得天昏地暗,刮出气势磅礴。习惯成自然,就连大人们对狂风的袭击也毫无怨言,总是一遍又一遍,默默地清理被风沙掩埋的良田,仿佛那风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安于斯,来之则坦然处之,任他狂风相摇荡。那时,如果遇上风又正好是逆风而行时,眯着眼睛、拼住呼吸,砂石拍打脸庞,心里还嘀咕几句:“这风真不识眼色,怎么就不知道催着人的沟子(屁股)跑呢。”既然拗不过风的性子,就躲一躲吧,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是顺风那高兴地不得了,行走时有飞一般的感觉,盼望风大些再大些,最好能吹着人真的飞起来,丝毫不顾前路的危险。乘风破浪、风调雨顺,大概人人都喜欢一路顺风吧,现在人们邮递个物件“顺风快递公司”都成了首选。
“离家一步便是天涯”,在外漂泊的日子总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bbfz/1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