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您的ldquo钱袋子rdquo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创新推出“行长说消保”宣传微视频,积极做好金融知识科普。

举办金融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公园活动;打通线上线下宣教渠道,实现金融知识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期间,根据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保监局的指导部署,兴业银行福州分行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宣教活动,为营造和谐稳定的金融消费环境贡献“兴业力量”。

1

金融宣教“接地气”

金融知识进万家

“手机收到不明链接该不该点?”“接到中奖电话该咋办?”“网络游戏能不能随便充值?”……近日,一场趣味十足的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举行。兴业银行福州分行的理财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告诉孩子们,不心存侥幸、不贪小便宜,遇事及时告知家长、寻求帮助。

电信诈骗、支付安全、非法集资等,这些都是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热点话题。在宣传周活动期间,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该行举办了各类“接地气”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在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该行聚焦老年群体的金融消费需求,结合当下反洗钱、电信诈骗等热点,为老年群体科普了非法金融放贷的形式、特征、危害,假币识别、金融电信诈骗识别等知识,还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使用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软件等,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时代。

医院,结合“女神节”主题活动,兴业银行为女医生和护士们讲解了女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案例,帮助她们提升金融风险识别能力以及合法维权意识。

3月8日,兴业银行福州分医院,为医护人员宣讲金融知识。

在晋安区桂山村,消保代言人“福小兴”带着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为农村居民讲解金融知识,引导村民科学理性消费,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系列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公园活动,将金融防诈骗知识送到消费者身边,受到众多消费者欢迎和好评。

2

创新开拓新模式

防骗知识入人心

3月15日当天,一场以“以人民为中心,增强金融消费者获得感”为主题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直播活动,在兴业银行大厦私人银行中心举办。银行工作人员化身主播,向网友们讲解了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八大权利内涵,以及投资理财知识等。直播间还分享了“行长说消保”“群众聊消保”“场景做消保”等视频,与线上观众积极互动,直播观看人次达42万。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以下简称“5号令”)正式生效。为更好地落实5号令,兴业银行福州分行创新推出了“行长说消保”宣传微视频,分享了该行消保工作的开展情况,做好金融知识科普。干货满满的分享,受到网友热烈追捧。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还积极创新各种喜闻乐见的宣教模式,让金融防诈骗知识深入人心。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开展“3·15”金融知识宣讲直播活动。

在福州市市民服务中心、鼓楼前公园、福州中庚城小区等地,该行结合了消保知识街头问答、转盘答题等别出心裁的小游戏进行宣传,吸引众多市民积极参与。

“我们老年人最容易遭受金融权益侵害。这些活动新颖又有趣,让我们在娱乐中,就将金融知识潜移默化地移植到了自己的大脑中。”王阿姨为兴业银行福州分行有温度的金融服务连连点赞。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兴业银行福州分行一直在行动。近年来,该行始终秉承“服务立行,消保先行”的理念,逐步完善消保体制机制建设,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充分融入到日常工作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全流程,为消费者持续创造价值。同时,还将金融知识普及宣传作为常态化工作,为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贡献“兴业力量”。

未来,该行将通过持续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切实履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责任,及时将最新、最全、最及时的金融知识送到百姓身边,与民同心,共建美好安全、稳定、和谐的金融环境。

“金融知识进省实小”学生作文选登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举办“金融知识进省实小”活动,为小学生们进行财商教育。

提高防范意识,提防金融诈骗

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五年三班简林序

金融诈骗种类多种多样,诈骗手法层出不穷。比如,冒充公安机关人员,称你的账户涉嫌洗钱,要将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告诉你中奖了,需要交保证金……这些都是当今社会上惯用的诈骗手段。我们在接到这类信息时,千万不能盲目转账汇款。理财师姐姐还向我们介绍了使用银行卡的注意事项,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密码的设置。密码设置要避免使用连号、生日等个人信息和易猜出的数字。有的人担心密码忘记,将密码写在银行卡的背面,这也是不可取的。这堂课让我学到了实用的金融防诈骗知识,大大提高了我们自身的防范意识。不管不法分子多么狡猾,只要我们小心谨慎,正确判断,就能让他们无机可乘!

时刻紧绷防范之弦

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五年三班耿心妍

互联网时代,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尤其是网络诈骗,可谓是花样百出。理财师姐姐向我们分享了常见的诈骗方式,比如电话、短信通知中奖;伪装成亲朋好友、警察、法官、医生,甚至银行的工作人员来行骗。我曾有一个类似经历:有一天我在妈妈手机上发现一条短信,内容是通知妈妈兑换银行卡积分,并附上兑换网址。在我准备点击网址时,被妈妈及时制止了。妈妈告诉我,这个可能是诈骗信息,我一旦点进去,手机可能会中病毒。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也没有白吃的午餐。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时刻紧绷防范之弦,不占小便宜,不贪不义之财,遇事多思考,需要帮助时寻求正规途径。

擦亮眼睛防范金融诈骗

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五年三班骆秋昇

今天,兴业银行福州分行的理财师姐姐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财商课。在课堂上,我学习到了如何预防金融诈骗以及进行财产管理。金融诈骗的“套路”很多,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骗钱,所以当看到陌生网站时,不要随便点击。如果已经上当受骗了,我们要赶紧记录下诈骗信息,拨打电话求助,还可以把与被诈骗所涉及到的相关账户挂失,以减少损失。大部分金融诈骗能成功,就是瞅准了人们的贪心心理。我们要擦亮眼睛,不点击陌生的网站,遇到需要我们转账的信息,一定要确认,确认,再确认!

“火眼金睛”找出隐藏的坏人

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五年三班陈瑾瑜

坏人长什么样?在课堂上,理财师姐姐的问题把我问住了。她说,坏人不会把这两个字写在脸上,所以需要我们“火眼金睛”找出隐藏的坏人。

理财师姐姐给我们举了几个例子。比如,我们手机收到信息,称在网上购买的物品由于没存货需退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bbfz/13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