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90后已哭晕在厕所,你们摊上

这意味着,年前还没退休的人都会受到影响。而且,年(含年)以后出生的女性,以及年(含年)以后出生的男性都将在65岁退休,分别比原来延长了10年和5年。

年开始渐进式延迟退休

报告称,我国退休年龄规定制定于几十年前,已经显得过低,目前存在大量低龄退休人员,这些老年人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制度性安排。因此,报告建议先实现养老金制度并轨,然后按照渐进实施和弹性机制的原则,逐步延迟退休年龄。

先实现养老金制度并轨

这份报告认为,中国目前存在大量低龄退休人员,开发其潜力是今后的主要方向。鉴于中国退休年龄规定始于几十年前,已经显得过低,建议按照并轨先行、渐进实施和弹性机制的原则逐步延迟退休年龄。

报告指出,首先,实现养老金制度并轨,将退休年龄归为两类:职工养老保险领取年龄和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年龄。

延迟退休年完成

对于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报告建议分两步走:

第一步,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时,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

第二步,从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年同时达到65岁。

是不是看蒙圈了?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几岁才能过上幸福的退休生活?来,一起把屏幕右转,向右看!

(制图/羊城晚报)

来看看调整后的退休年龄有啥变化↓↓

悲催的80后90后

那么,按照社科院的建议方案,小编还要再为祖国服务10年+~

怎么算?我们来举个例子。

假设一位男性年出生,原本只要工作到60岁,也就是年退休。

但因为年是65岁退休的红线,他必须再干5年,直到年退休。

假设一位女性年出生,原本要工作到55岁,也就是年。

悲剧的是,她也满足了年65岁退休的条件,所以必须再干10年,直到年才能颐养天年。

谁将面临“延迟退休”

有网友总结将“摊上”延迟退休的公民为:

1、小于等于50岁的女性工人(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小于等于60岁的男性干部(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未完待续当退休延长至65岁时.....

多年后的我60岁的那天早晨5点,我起床,去公园晨练,回来后煮了早餐,送完孙子上学,刚好8点。

上了公交车,人很多,一小伙子要给我让座,我看了看他,说:不用不用,咱们都是上班族。

来到公司,那条刺眼的规定总是让我不适:所有拐杖必须整齐停放在公司门口,违者罚款元。

这个上午,老板又收到了三份辞职信,辞职理由是:与世长辞。

中午没有食欲,因为昨天把假牙弄丢了。接着我发现HR在休闲区贴了温馨提示:请大家饭后保管好自己的假牙,我们的下水道再也堵不起了。

下午部门开会。我发现主管的记忆退了许多。说完第8点后,突然一句:好,以上是第1点,现在来说第2点。直到下班,我们还是在说第2点。

主管怪责我为什么没有提醒他,其实我一共提醒了他13次。不跟他计较,明年他65岁,就退休了。我继续“埋头”苦干。这时,我想起63岁的老王,给他发短信:三天没来晨运了,这次又是什么病?老王回复:跑业务,扭到腰了。今天你60大寿,过得怎样?我说:挺好的,晚上公司没什么人,网速也够快,我还偷偷连续发了好多条微博谈60岁人生感悟,加班就是好!

若干年后,年轻人不就业,每天逛公园,老年人没法退休,每天上班。于是每天早晨的时候,老太婆就喊了:"孙子,你上午去公园遛鸟之前,先扶你爷爷去单位上班!"

网友说:

草莓西施:建议社科院的提前退休,每3年提前一年,到45年完成。一群坐办公室的在设计工人的退休年龄,太操心了!同意的点赞

-木丫丫-:锻炼身体,努力争取活到3百岁,要不然交了这么多保险亏死了

绛河泛槎:90年出生的我已哭晕在厕所

暖冬里的兔子:首先我能顺利活到65岁吗。其次65岁以后我还有那个能力去世界各地旅游吗,还有精力投入时间做我喜欢的事吗。

bjsg我去:到时候老头儿老太太都杵着拐棍儿去上班,年轻人都没机会工作在家啃老

走路踢到钱:万一到60的时候被嫌弃整天病假而失业,那画面也是太美我不敢看

Dryadzhang:我决定把每个月交给伟大祖国的各种保险存起来,等到我65岁退休了,我就有40万了应该够我花到升天。。。

-刘丹丶:年53岁了,本该两年后退休一下子变成12年后退休也是醉的不要不要的

来源:综合大河报、钱江晚报、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华商报等

编辑:小T

85后的汉子,ZF安慰下90后的妹子吧,毕竟你们才多上5年班,他们要多上10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zn/12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