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记者池远摄
作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去年5月,福州生活垃圾分类由试点推动转入全面推行阶段。
发令枪响,一场由点及面、乘势而上的分类“战役”在全市打响。一年多来,福州垃圾分类工作落地有声:“三端四定”模式、分类屋(亭)建设、“公交站牌式”收运、“管行业必须管分类”等均为全国首创。
去年底,福州市在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考评中排名进入全国前十。聚焦全力打造“2.0版”垃圾分类福州模式的新目标,新的冲刺已经展开。
创新理念
多项举措全国首创
“早晚6点到9点,居民们自觉去分类垃圾屋丢垃圾,如今已经是一道风景。”家住晋安区保利香槟国际小区的王延华如是说。一年多来,从最初的无从下手,到现在的轻车熟路,越来越多的福州市民成为垃圾分类新时尚的赶潮人。
福州市垃圾分类工作得到跃升的助推器,正是去年9月全面推行的“三端四定”工作模式。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组织参与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构思和顶层设计,提出“一步到位、全面覆盖,环环相扣、层层监管,严格执法、人人守责”的工作理念,首创“三端四定”工作模式,即前端分类“四定”:定时投放、定点收集、定人监管、定位监控;中端收运“四定”:定好企业、定好车辆、定好时限、定好点位;后端处置“四定”:定点查验、定厂处置、定准流程、定责监管。
随后,垃圾分类企业、收运企业、物业企业以及五城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市直相关单位的职责逐一明确。与此同时,福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责任层层压实。
一场“绿色革命”浪潮拉开帷幕。宣传发力,7万余名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多万人次体验垃圾分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ys/1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