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后街的花灯、仓前河墘的制花、水流湾的家具、杨桥路的皮箱、铺前顶的泥塑玩具、茶亭街的五金工具、洪塘的篦梳、后洲的竹器、总督后的漆器、洋中亭的纸伞、后屿村的石雕、象园村的木雕、西园村的软木画、横屿村的剪刀、江边村的竹筷、江口的纺织……福州的手工业,在历史上出了不少名牌货。双杭街铸鼎环的铁锅(鼎)也是名闻遐迩,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国际市场。1上下杭的鼎曾驰名东南亚学军路曾用名”铸鼎环“就是这么来的
唐朝末年,王审知带兵从河南固始县入福建时,其部属中人才济济,其中的铁匠利用铸造工艺,先后在汀州(今长汀县)、宁化等地铸造犁、耙等农具。这些铁匠中有王审知第二十六世孙王南周,南宋末年,其后人迁居闽侯县山后村王厝自然村(今属祥谦镇)。
清朝中叶,第三十五世孙王传尧,继承传统铸造工艺,精心钻研,铸铁成鼎,成为福州铸鼎业的创始人。王传尧于清道光八年(年)九月廿八日(后为铸鼎街纪念日),与同宗弟兄多人,在福州城南台大庙山(今属台江区上下杭)下开创铸鼎环,设立“恒隆”老铺,以后增设“隆记”“隆兴”“太和兴”等十几家作坊,生产铸鼎、火锅、汤锅、炉条、犁头、锄头、镰刀、厨刀、火钳、锅铲以及造船的铁锚、浮木、船钉等产品,从业人员有多人,成为铸鼎一条街。道光年间,此街被命名为铸鼎环,“文革”时改名为学军路。
民国二十四年(年),福州打鼎(即铸锅)作坊有10家,到民国二十六年(年)发展到家。当时多用大汽油桶敲锻而成,虽然轻便、传热快,但薄而易锈不耐用,多用于菜馆。居家用的鼎和做鼎边糊的“鼎”,多来自双杭街王氏家族的几家铸鼎作坊,产品供不应求。
后来,王传尧的传人王孙飞等十余人走出国门,到缅甸开发铸鼎行业,在仰光开花结果,从而驰名东南亚各地。
2铸一口鼎30多道工序
闽清古田的铸铁、闽北的木炭、建瓯的松花烟“铸鼎街”的铁鼎,富有传统特色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条街以泥型木炭铸鼎,煮饭烧菜不生锈。在选料上严谨讲究,铁质采用收回的旧鼎铁,掺入来自闽清、古田的优质“生盘铁”(一种优质铸铁)配成;在燃料上选用闽北山区的木炭“红马炭”,还用建瓯特产“松花烟”为涂料。
铸成一口“鼎”,要经30多道工序,均须严格把关。这30多道工序中比较关键的有上涂料、合型、搭撬、浇注、脱型、修型等。
其一上涂料浇注前,泥型表面需刷一层涂料,它一般是松烟灰用水调和而成。这层涂料起保护泥型表面,便于脱模和增加铸件表面光洁度的作用。刷涂料动作应迅速均匀,既不能漏涂,又不能重复堆积。新泥型刷第一遍涂料后,应充分烘干,但要防止烤焦。泥型多次连续浇注时,每次脱型后,应趁热均匀刷一次涂料。此工序直接影响铁锅表面质量和泥型寿命,但是既热又脏,十分辛苦。
其二合型下型搁于两根撬木上,四周用木块垫平稳后扣合上型。有边铁鼎的泥型合型后,需用料篾从浇口插入型内,沿型腔顺序回转,探测上下型之间的间隙,即测量锅壁厚度是否一致。若有不均匀处,轻微挪动上型,调整至符合要求为止。无边铁鼎的泥型不用料篾校正,但上下型边沿需靠紧,浇口要正直。
其三搭撬在浇口两边放两根撬木,与下型的撬木相对。每一只铁撬的铁环分别套在撬木两端之外,扭紧铁撬上的螺栓,使上下型紧密结合。传统的泥型铸造没有砂箱,上下型之间的定位完全靠上下型分型面上的周向圆锥面,夹紧则靠撬木和铁撬,分型面不需用泥沙填缝以防跑火。这些与现代砂型铸造不同,所以搭撬操作以及制泥型分型面必须十分仔细,否则将产生跑火等缺陷。
其四浇注浇注前,浇口内壁用红热铁块烤热。因铁鼎很薄,所以铁水浇注温度要高。从化铁炉中灌入浇包的铁水,约℃,盖上稻草灰,立即浇注。浇包一般离浇口约毫米,快速浇注。需工人手持浇包柄,手腕一转,铁水立即冲入,而非缓慢注入,否则往往浇不足。浇注师傅凭铁水温度高低来决定何时浇注、浇注高度,以保证浇足。浇完后,将呈倒圆锥形的浇口内尚未凝固的铁水,立即用马勺挖出,再用脐印粘出铁渣,最后压平锅脐。出厂的铁鼎底部正中有一突起,此即浇口部分形成的锅脐。
其五脱型扭松螺栓,卸去上撬木,将整个泥型侧倒于草垫上,轻击下型,使之与上型分离,然后将下型挪开。翻仰上型,用带水小扫帚扫去铁鼎上的烟灰,用铁钳铲起锅边,钳出铁鼎。此时铁鼎尚呈暗红色,至此,一件铁鼎铸成。脱型后的上下型趁热立即刷涂料,再合型,即可浇注下一个铁鼎。
其六修型脱型后若发现泥型有损坏处,立即用修型料修补,趁热再刷上涂料,再行合型。若损坏严重,则需先将面料扒掉,刷上清水,再抹上修型料,修复到原状,用木炭或红铁块烘干,再刷涂料,再燃烧稻草烘干,方可合型再次浇注。
3主妇最爱铸鼎街的鼎表面呈“带鱼白”,省柴、耐用铁锅质量检验可用观色、测震来判断。观色,铁锅表面呈“带鱼白”者为佳,若呈青蓝色,易碎裂。测震,手持锅底,敲击锅体,若声音沉闷、余音短促,则质次;若声音清脆,余音悠长,则质佳。
“铸鼎街”生产的鼎,鼎型结构合理,坯薄而富有“带鱼白”的光泽,在鼎底中心点俗称“碟仔底”,其厚度比周围厚达双倍左右。这样,既省柴,又耐用。当它走进千家万户后,深受家庭主妇的欢迎。
铸鼎业的季节性比较强,每年立冬到翌年清明,是铸鼎的旺季,其余时间是淡季。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夏天铸的鼎,发硬脆弱,容易碎裂。淡季时,铸鼎工人要么回家务农,要么做小商贩沿街叫卖,要么修补铁鼎,要么下乡卖鼎(一般是用新鼎换旧鼎),要么在铸造厂内备料、翻修模具等。
4铸鼎匠后继有人不少人成为企业家新中国成立后,“铸鼎街”的传人们为弘扬祖辈传统工艺,面向社会,为民生服务。年,公私合营成立了铸造社后,分别并入福州第二机床厂与闽侯农械厂。
改革开放后,双杭街王氏铸鼎匠后继有人,后起之秀如王永根曾创造了减速机制造业的辉煌;王世平为九星集团公司总经理,研发制造了电蚊拍等产品。值得一提的是,王传尧的祖地——闽侯祥谦镇山后村王厝自然村的王永健,努力钻研祖传铸造技艺,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工艺水平,成为世界名牌运动鞋厂家制造防伪鞋模具的指定生产商。
赖晨/文
新媒体编辑管慧
福州晚报新媒体部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福州日报社白癜风的危害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rc/6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