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为你解读为何唯独马鼻李三娘没有

连江马鼻是李三娘的祖家,历史悠久。经考古挖掘发现,马鼻在年至年前就有人类活动。马鼻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临水夫人李三娘就出生在这里。   

古田县的临水诸村,还有罗源县的西洋里,均在山区僻地,各方面条件均不如马鼻。但古田的陈靖姑修有“临水宫”,罗源的林九娘修有“西洋宫”。而在临水夫人三姐妹中,唯独李三娘没有祖庙。这绝不是没有原因的。

原因之一:

五代民封神祇,影响疆域有限,无法规模建庙

  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三姐妹,为临水三夫人,其生活的年代,在唐万历至贞元年间,距今有多年。她们为人之时,除暴安良,斩妖除魔,护佑妇孺,造福百姓,深得民间敬仰。因此,她们仙逝后被尊为神。   她们神迹,民间传说颇多。最有名的,当数五代时,为闽王王审知平定后宫。据《闽都别记》记载,当年,被陈靖姑打败逃走后,白蛇精将闽王宫里的正宫娘娘陈金凤迷倒并将其禁闭,自己摇身一变成了皇后,还将皇后身边三十六宫女吞食。陈靖姑平定后宫后,因救护娘娘之功,闽王便敕封其为“临水夫人”。   但王审知为闽王,是后梁封的,史书上,并未将其当作君王。他封的“夫人”,没有列入皇封的史册。因此,尽管王审知封陈靖姑为“夫人”,但依然是“民间神”,并没有提高到“皇封神”。不过,王审知封陈靖姑等为夫人后,在民间,三位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在三位夫人的祖地开始动工修庙。但因“民间神”的地位,无法大规模修建庙观。

原因之二:

宋元受封升格,倭寇海盗袭扰,无心改梁换柱

  “三奶信仰”发展到宋元时期,才逐步走上官家的殿堂,使“三奶夫人”这“民封神祇”,正式得到朝廷的敕封,开始列入祀典。   宋元时期,敕封最早的,当是南宋淳祐年间,陈靖姑被封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赐额“顺懿”。既然大姐成了“顺懿夫人”,林九娘排行第二,李三娘排行第三,两位妹妹是姐姐的左膀右臂,虽然朝廷没有直接敕封两位妹妹,但民间的封褒却少不了。   《民间信仰诸神谱》一书,是巴蜀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里头就是将林九娘称作“顺懿左辅林夫人”,将李三娘称作“顺懿右弼李夫人”。到了元代,关于“三位夫人”的封敕,也有不少记载。但是,北宋时期国力强盛,社会稳定,在沿海,特别是闽、浙、江一带,与日本以及东南亚的贸易,空前繁荣,于是,出现了一种行业,专门靠打劫来往客商为生的海盗海匪。到南宋,社会动荡,海运的安全无法保证,因此,一些贸易巨商,便组织武装保卫,甚至雇佣因日本内战败逃到诸岛的兵士来押运船队。因航途遥远,加上闽浙一带风暴多,往返东南亚船队,在途经闽江口沿海时,遇上台风船毁人亡的事故常常发生,而一些幸存者,则上了附近的岛屿,为了生存而沦为海盗。他们除了打劫来往货船,还登陆上岸,在官兵防守薄弱的地方,劫掠村镇。   马鼻地处连罗交界,罗源湾的腹部,地方偏僻,又是远近闻名的富饶村镇,是海匪倭寇早期抢掠的首选之地。马鼻《郭氏族谱》记载,郭氏先祖进入马鼻,起先住在海边,后因海匪倭寇不断骚扰,便搬迁到土坎山上,分上郭下郭建房居住,至今尚有遗址。因此说,马鼻宋代就有海匪倭寇侵扰。从中原经海路进入马鼻的,据记载,大多是名门望族。宋时进入马鼻的,有的本身就是从江浙为避倭患搬迁过来的。   既然马鼻《郭氏族谱》中有这样的记载,应该不会是误将海匪当成倭寇。这样,在得到朝廷正式敕封的“三奶夫人”,凭着当时马鼻的经济能力,应该可以修建一座像样的宫庙,可就因倭患,搅得人心惶惶,人们根本无心顾及宫庙的建设,尽管李三娘是马鼻出生的女神。

原因之三:

明代影响扩大倭寇大肆入侵无力大兴土木

“三奶”信仰经宋代的发展,到元明时期,得到更广泛流传,尤其是,“三奶夫人”到了明嘉靖时,正式载入明万历年的《正统道藏》一书。明代“三奶夫人”被皇家敕封,史料中虽然没有记载,但民间却将其封号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诸如“天仙圣母”“太后元君”等,名目繁多。但也正是明代,特别是明嘉靖年间,倭寇开始大肆进入连江,马鼻更是鸡犬不宁。   《连江县志》记载:“嘉靖十九年(年),海盗李七(光头)、许栋引倭寇结巢双屿,四出攻掠福建沿海各县。倭寇于年内进犯连江。”双屿岛被朱绾剿灭后,倭寇便进入福建,在横屿筑巢。横屿岛在宁德东南方向,紧邻罗源湾,自从横屿有倭寇据点后,马鼻屡遭侵略。倭寇大举入闽,气焰万分嚣张。尽管他们只掠财物,不抢地盘,但是倭寇所至,为所欲为,鸡犬不宁,如入无人之境。官兵在倭寇面前,也无可奈何。   《连江县志》记载:“嘉靖三十六年(年)八月,倭寇一支自流江(今福鼎)转掠小埕水寨,继从陆路进迫福州城,四郊被焚,火照城中,死者枕藉。福建巡抚阮鹗竭库奉送,倭遂拥巨舰而退,沿途焚掠往入海。”福建首府尚且如此,何况连江?何况马鼻?在倭寇面前,人们只能任其宰割。在那种情况下,人的生存都无法顾及,就更不用说修神庙了。   连江抗倭的最后一战,就是在马鼻打的。《连江县志》记载:“嘉靖四十二年(年)四月,倭寇从寿宁南下,越北岭攻省会,闻同伙侵平海卫(今莆田)全军覆没,遂退屯连江马鼻。副总兵戚继光于五月初二率军水陆会剿,采用陈第‘平倭策’,以‘泥橇’全歼倭寇余人,毁平倭巢。”这一战后,马鼻虽然结束了倭乱,但从宋到明嘉靖年间,整整历经了四百多年,人们根本无心顾及修建祖庙一事。

原因之四:

清代封号定调朝廷强制内迁无从建宫修阙

到了清代,“三奶”信仰进入鼎盛时期。到了这时期,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廷,对三位夫人的敕封,都是最高的,也是敕封“三奶夫人”的定调时期。明嘉靖四十二年(年),戚家军在马鼻打了一仗后,福建境内的倭乱基本平定。马鼻也恢复了稳定。但许多族姓,搬迁或者回迁马鼻还没有完成,清兵便入关。清朝廷以最高规格,敕封三位夫人。清雍正七年(年),宣封“天仙圣母”;乾隆四年(年),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被皇帝追封为“天仙圣母三位太后元君”,但此时朝廷又逼迫马鼻百姓内迁。   据《连江县志》记载,清顺治十八年(年)十月,清廷为阻止沿海居民与郑成功联络和接济物资,下诏大规模迁界,距海边30里以内居民,全部内迁县城附近,设界墙21处,派兵把守,前沿城堡台寨全部拆毁,房舍焚弃,田园荒芜。清康熙十八年(年)再次驱逼沿海居民迁入内地。马鼻地处沿海,地方富足,是内迁的重点乡村。这是强制性驱逐,由官兵执行,不仅驱人,还毁房。倭乱后,许多家庭回迁,脚跟尚未站稳,又被内迁。到沿海全面稳定下来时,内迁的李三娘祖家人中的大多数人再也没有回到原址,即使回来的李家后人,也为数不多了。因年代久远,他们回来时候,有的连自己李家辰山祠堂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招宝庙里供着的李家祖姑。因此,在古田陈靖姑和罗源林九娘,按太后规格分别盖了“临水宫”祖庙和“西洋宫”祖庙时,李三娘的祖家人正走在漫长的回迁路上。   从宋代到清代,历经了多年,建在出海口的马鼻辰山招宝庙,饱受风雨摧残,几度倒闭,几度重修。人们逃离时,小庙破旧不堪。据辰山李家人说,招宝庙边上,还有一座李家祠堂,现在还有地基,原先还有一块石碑,后来不知去向。这一支的李家人,原来是从马鼻鲤溪上洋里搬迁下来的。经历几百年的历史沧桑,原先的李家人,走的走,逃的逃,迁的迁,最后回来的所剩无几。古代的族例,女子是不能入家谱的,因而造成许多材料失记。据说,最后一次修招宝庙,还是辰山黄家人修的。当时,人们只知道这里有一座庙,叫招宝庙,里头的神是“招宝娘娘”,至于招宝娘娘是何方神圣,他们无从知晓。   因此说,李三娘祖家没有修建李三娘祖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好在现在社会稳定,国强民富,李三娘家乡的父老乡亲,在建造李三娘文化公园的同时,正在筹建“鲤濞宫”。一座人们期盼已久的李三娘祖庙,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来源:福州晚报

张振英文/图

长按识别图中







































那家医院制白癜风好
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rc/2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