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炸”开了,“古龙登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寰行中国》,你造吗?”……不仅仅在厦门,在泉州、福州等省内网友,乃至全国各地的网友收看节目时都激动不已,纷纷拍照分享。古龙酱文化成了入夏的一股热浪,再次席卷各地。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为国际频道,《寰行中国》是该频道打造的探索中国文化之美的纪实栏目,节目以45种语言转播至全球个国家。此次古龙的传统制酱工艺被收录在《寰行中国第二季:一带一路:稻谷留香》里。录制《一带一路》旨在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对外展示两条伟大的商贸之路上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明。
3分钟非遗文化显风采
“酱油是世界上古老的调味品之一,它是中式烹饪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稻谷留香》这集共22分钟,其中用了3分多钟的镜头记录了古龙传统制酱的工艺流程。
古龙食品的古法酿造酱油工艺是继承从唐代以来“日晒夜露”、微生物发酵酿造的传统“酱园”工艺。该项工艺被列入“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如纪录片中刘团结所说,在工业技术腾飞的现代,很多企业追求即时利益而忽视了产品的品质,而古龙却一直坚持古法制酱,并使之得以传承,这是企业一种莫大的情怀。
1整年日晒夜露方成酱
刘团结是厦门酱油古法酿造技艺的传承人。在今年的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评选中,被授予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纪录片中,刘团结向主持人说道:“从下料到成熟要一年。一年的春夏秋冬,我们要在不同的季节做调整。通过掀缸盖,通过晒太阳,一年才能发酵完全。”
一整年的时间才能酿造一缸好酱,这么说制酱工人一年也只能积累一次经验罢了。真的是“耐得住寂寞,方能守得住繁华”,古龙人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很好地诠释了“工匠精神”这四个字。
据介绍,古龙始终坚持传统日晒夜露的制酱工艺生产酱料,则是为了确保古龙产品独特的风味,这些酿晒的酱料绝大部分都是用于古龙产品的生产。
6万个古法缸酿撼人心
当得知古龙晒场上有6万个酱缸时,主持人乔纳森.克莱门茨发出了“这么多”的感慨。纪录片里整齐密布6万个酱缸的场景十分震撼,据介绍,古龙是拥有最多传统酱油酿缸的企业,获得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称号。
古龙还坚持收集民间的手工老酱缸。“企业要履行三个责任,即经营责任、传承责任、社会责任。”古龙相关负责人说,“这里的酱缸最早的可追溯到清朝,因为现在没有地方再生产传统酱缸,如今正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古龙一方面积极‘补缸’,抢救濒临失传的传统酱缸修补技艺,另一方面在民间进行收集,仅去年,就已收集了一千多个酱缸。”
相关链接古龙酱文化园邀请您来参观
如果您想要一睹荧幕中震撼的酱缸、感受中国传统的酱文化的,欢迎来到位于厦门同安区的古龙酱文化园参观。作为国家AAA级景区、福建观光工厂的古龙酱文化园,如今已闻名遐迩。
除了此次播出的《寰行中国》,它还被央视《舌尖上的中国2》、《快乐汉语》、美食电影《味道中国》和新加坡电视台《你是福建人吗》等海内外知名节目收录。
福州晚报年5月11日A13版
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北京那有专业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