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他成了福州罕见的龙舟匠人

白癜风在线咨询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dy/171218/5941779.html

“这种是‘宽头龙’龙舟,

船头的大平板

能挡住前方射来的弓弩箭。”

31岁的方剑伟

拿起一条造型特别的龙舟模型

兴致勃勃地介绍道。

▲方剑伟向记者介绍,莆田黄石的“宽头龙”,船头可以挡住弓弩箭。

▲闽侯南通镇方庄村

福州晚报记者日前来到

闽侯南通镇方庄村

方忠雄龙舟世家采访时,

第四代传人方剑伟

正在平方米的

造船工棚的二楼一隅,

精心制作两条龙舟模型。

龙舟世家技艺不凡

方家从明代开始,就世代造船为生。

从方剑伟的曾祖父开始,

方家不仅造福船还兼做龙舟,

逐渐成为当地最有名的龙舟世家,

常常一年要造上百条龙舟。

年,

方家的“方庄龙舟制造技艺(闽侯县)”

被评为市级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

是方剑伟的大伯方绍晃。

▲不同地域的龙舟造型各不相同

方剑伟小学快毕业时,

家里还曾造过运往美国、日本的龙舟。

运去美国的龙舟

是唐人街的华侨订制的,

当时是用大货车运到上海,

再放进18米长的大集装箱

装上船漂洋过海。

去日本那条龙舟,

是当地旅游部门过来订制的,

开工时还有几家日本媒体前来报道。

▲方剑伟展示将寄往美国的龙舟模型,它按福州龙舟造型制作。

继承祖业的年轻人

方剑伟是家族里

唯一继承造船祖业的年轻人,

也是唯一掌握全部技艺的传人。

▲方剑伟正在做龙舟模型

年,方剑伟高中毕业那年,

恰逢闰五月,

家里接到的龙舟订单超条,

请了不少人帮忙,结果还是不够,

伯母婶婶都要来打下手。

长辈眼看家族手艺后继无人,

便让方剑伟传承技艺。

于是,他开始学造龙舟。

▲精致的小龙头,安装在龙舟模型上

两三年后,

方剑伟去福建农林大学上学,

但也没中断学习造龙舟。

年毕业后,他又回龙舟厂学艺。

▲精致的小龙头,安装在龙舟模型上

父辈们一直是各司其职,

大伯专搞设计、做樟段;

二伯专做龙骨、舵趴、鱼梁、枙四大件;

三伯专职采买;四伯专锯木料;

方剑伟的父亲专门放样,

锯各种形状的板材;

小叔则专司制舵。

而方剑伟每项都学。

几年下来,慢慢地,

他可以样样上手,独当一面。

▲方剑伟和父亲携手完成龙舟模型的重要工序环节

这几年,他通过社交媒体,

让更多人了解福船制造技艺,

同时学习全国各地的龙舟文化,

结识了很多朋友,渐渐开始线上接单。

▲上好油漆的成品龙舟

制出不同龙舟缩微版

去年疫情以来,

家族的龙舟订单减少了一半。

空闲时,

方剑伟萌发做龙舟模型的想法。

方剑伟说,正因为他对整条龙舟的制造了然于胸,才能仅凭几张照片,就把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龙舟原汁原味地制作出缩微版来,这点是各司其职的父辈们做不到的。

▲做龙舟模型需要的部分工具

▲他用压尺在板材上绘制曲线

去年以来,

他制作了好多地方订制的龙舟模型。

如省内的

“宽头龙”“涵江龙”“古田龙”,

省外的

“山东菏泽龙”“江西抚州龙”“广东龙”等。

最长的是2.5米长的“闽侯龙”,

按25米的闽侯特有竞速传统龙舟制作。

▲这条2.5米长的龙舟模型按比赛用的闽侯龙舟的实物制作

“一条龙舟模型,一个人得做4天才能做完。”方剑伟说,模型虽小,但造船的工序没有省,有几个环节还得有帮手才能做得快些。

END

福州晚报记者张旭阳文/摄

新媒体编辑王杨林

监制管慧林亦敏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nr/137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