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台胞到石狮永宁林氏祖宅寻根走进屋子

林石清(左二)在宗亲的帮助下比对族谱。(陈灵摄)

台海网10月18日讯据泉州晚报报道“一走进屋子,身体仿佛感觉到,亲人就在身边。”昨日,从台湾台中来到石狮永宁林氏祖宅寻根的台胞林石清动情地说。在一次火灾中,置于其台湾鹿港老家的族谱及先祖遗物被焚烧殆尽,只留下了牌位。为了完成父亲寻根遗愿,54岁的他在宋庆龄基金会的牵线下联系到了泉州市方志委。经泉州、石狮方志委的多方考证,基本确定他的祖籍在永宁城西。昨日下午,林石清终于回家了。

祖上经营“日茂行”从小引以为豪

“欢迎回家。”当林石清与妻子踏入林振嵩祖宅时,永宁镇林氏宗亲们热情地握住他的手。他说,一进屋,突然有一种特殊的感应,感觉亲人就在身边。

祖宅大门上方悬挂一块写着“日茂”的牌匾,闻名两岸的“日茂行”便是由祖宅主人林振嵩创办,后由其子林元品经营。如今,在台湾鹿港仍可见“日茂行”的旧址。林石清说,从小他就听长辈们说,祖先经营的“日茂行”是积善人家,一家人都引以为豪。

随后,他随宗亲们来到“大夫第”祖厝上香谒祖。“我跟祖先讲,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上完香,他来到林氏宗祠,翻开厚厚的族谱,与宗亲一同仔细查阅。

族谱不慎烧毁父亲嘱咐寻根

谈起此次寻根之旅,林石清说是“酝酿许久”。“清代末期,先祖到台湾鹿港。父亲生于鹿港,小时候家中曾发生火灾,把族谱及一些先祖的遗物烧毁。父亲曾经交代,我们这个支脉祖先牌位是‘鳌溪’,让我们一定要找到先祖。”他说,他来大陆参加过好几次海峡论坛,却一直未能完成父亲的寻根遗愿。刚好今年孩子们都上大学,心有愧疚的他便决定专程来泉州寻根。

“我就想知道自己的源头在哪里。”他说,没有祖先就没有个人,人必须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他委托宋庆龄基金会,表达了自己的寻根愿望,并提供了“鳌西”和“日茂”两个线索。

将带孩子返乡传承两岸亲缘

上个月,他们联系到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接到求助信息后,我们仔细研究他提供的线索,看是否能通过片段、资料找到林先生的祖先。”市方志委常务副主任张惠评介绍,永宁镇又称“鳌城”,“鳌西”应是永宁城西门外,而且“日茂行”创办者林振嵩就是永宁人。他们推测,林石清的祖籍在永宁。

“目前,林先生正根据部分资料与永宁镇现有的族谱进行比对,寻找对接的痕迹。”张惠评说,近几年来,不少像林先生这样的台胞、侨胞来电来函,希望通过地方志机构,找到他们的摇篮血迹。市、县两级地方志机构为海内外台胞、侨胞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希望发挥地方志的优势,为两岸血脉的相连作贡献,让更多台胞找到祖籍地,记住乡愁。”

“时间有限,仍未找到确切的支脉。”昨日傍晚,林石清对宗亲说,下次,他会带着孩子们再来永宁,“我的孩子是到台湾后的第六代。我会告诉他们,知道自己的根是做人最基本的,要将两岸亲缘传承下去”。

《西河永宁林氏大宗族谱》,线装,打印本。

谱载,永宁林氏开基祖唐九牧二房藻公嗣子,惠公生六子,史称“六良’,长子开宗,传至列闽32世,元惠宗六年状元及第后隐退于仙游兴化府,其孙赐高公,编次镇东(福清海口)典籍,洪武二十年由福州因调入鳌卫城守,自此以昆仲赐峯,后裔遍布泉州石狮、南安、晋江和漳州等闽疆。宗祠在民国廿四年重修,后年修葺,直到年重建。

永宁镇,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石狮市。永宁镇是座具有多年历史的古卫城,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历来为闽东南地重要港口及海防重地。永宁古称"水沃",唐时称"高亭",宋时称"凉恩亭"。鼎盛时期,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为全国三大卫,历史上为抵御海盗、外来侵略和海上交通、经贸往来做出了不可磨没的贡献,也饱受历史的苍桑考验,如明末清初的"陷城洗街"和抗日战争时期的"7.16蒙难",至今仍让永宁人民世代难忘。永宁至今仍保留着非常完整的古街道,两条贯穿东西南北的街道把四个城门分成四个方块,状如鳌鱼卧滩,故又有"鳌城"之雅称。

福建石狮永宁林氏每年都会出席比干诞辰纪念活动,和祖地家庙有着密切往来。

支持比干诞辰周年纪念活动比干公巡游时銮驾仪仗

在比干庙的协调下,中国侨联主席林军为永宁祠堂题词:“元魁世胄”。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也题词赠存。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fz/18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