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晚报官微报道:
“这孩子特聪明,就是学习不用心,他要是认真起来学习成绩肯定好!”
有没有说过这句话?没说过,至少也听过。
与之抗衡的经典神句还有不少:
“他不是不会做,就是粗心、马虎。”
“都会,但是就是没考运。”
“我特美就是管不住嘴,我瘦了肯定是范冰冰第二。”
……
情人眼里出西施,家长眼里出学霸。每逢期末尤其是考试结束后,这些话出现的频率尤其高。
这句不痛不痒的话是毒药
这句不痛不痒的话是毒药,不知道毁了多少孩子,满足了多少家长。你跟谁家孩子有仇,你可以跟他这么说。在知乎上,有太多人因为这句话志大才疏,人生潦倒而艰难。
“我就是被这句从小说到大,还自我感觉良好的傻逼!千万不要给孩子灌输这种思想啊!”
“我妹妹就是典型的例子。爸妈天天都这么说,导致她现在逢人便说:‘我就是不想学习,不然肯定比我姐厉害,我姐那么笨都考上大学了’。天知道考大学根本不是靠聪明,如果我父母不这么说,也许她也不会自我感觉这么良好。”
“我弟就是我爸妈眼中聪明但是不学的,我就是不聪明但是傻学的。现在我弟的薪水恰好等于我每月上缴的个人所得税。”
我怕努力了却没有想要的效果
这句话为何这么毒?
它会给孩子一种错误的认识:聪明比勤奋高级,智商比努力牛逼,聪明是重要的优点,而不用心是次要的缺点。潜移默化之下,孩子很容易轻视勤奋的力量。哪怕原本有这种能力,也会忽略这种能力的价值。
它会给孩子无路可退的感觉:如果努力学习成绩还是上不去,那么就会被家长和老师视为不聪明;为了维持聪明的形象,孩子就无法全力以赴。孩子失败的退路被堵死了。
长期被评价为“学习不用心,认真起来学习成绩肯定好”的孩子,很容易滋长“表演型人格”,需要活在别人的夸奖中,从来不肯也做不到全力以赴。
他们的成绩通常不坏,但不可能名列前茅,即便如此,他们却看不起那些日夜苦读的学生。
他们的心态是:我还没有尽全力,尽了全力就可以把他们甩得远远的。
事实的真相却是:他们永远也尽不了全力,他们需要维持自己“学习不用心但依然成绩不赖”的现状。
更重要的是:他们担心万一尽了全力,却并没有成为顶尖选手,他们受不了这种打击。
直到长大后,吞下了种种失败的苦果,那些“聪明而不不用心”的孩子才真正发现,持之以恒的努力是世间最大的智慧。
作为家长,说这话时你是这样想的
家长在说这话时感情则是复杂的。有期许,有无奈,有自我安慰,甚至夹杂着自豪和骄傲。言外之意是:我孩子聪明,只是贪玩,等我孩子好好学习了,肯定比你孩子学习好。
一个聪明的孩子没学好,相当程度上是家长的问题。因为孩子都有惰性,需要引导和监督,而家长没有尽到责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学习不用心之果,一定有家长教育不称职之因。正如一位老师所吐槽的:
该陪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你们在麻将桌上大杀四方!
该培养孩子独立学习能力的时候,你们在街上顾盼生姿!
该白癫风医院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bbfz/7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