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岁月而今迈步从头越

                          

年,我市被列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几年来,我市抓住历史赋予的重大机遇,站在全省、全国的发展大格局中审视自身,在走过的“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的战略、实践和经验中,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市特点的产业转型道路,接续产业越来越明晰。

如今,我市正用自己成功的转型实践实现华丽转身,再次走向辉煌,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前所未有的战略自信、道路自信和成就自信,开始一段新的逐梦之旅……

          

“一条主线”绘蓝图科学发展谋新篇

    

随着油气资源进入相对稳产期,城市的转型刻不容缓。

年,盘锦市被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年7月1日,辽宁沿海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盘锦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沿海资源型城市。我市抓住历史赋予的重大机遇,站在全省、全国的发展大格局中审视自身,提出了一条主线“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的新思路,确立了沿海开发开放、城乡一体化发展、和谐盘锦建设“三大任务”,全力推进城市空间转型、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机制转型,从陆域经济延伸到了海洋经济,迈入陆海统筹的发展之路。

找准了自己的发展坐标之后,我市面向大海构建开放与发展新格局,全市规划形成了以辽东湾新区为发展核心,以公里的海岸线为经济带,以向海大道、国道、中华路为发展轴线,县区多点支撑的“一核、一带、一轴、多点”的发展空间布局和V字形开放格局。

年9月28日,盘锦港正式开港通航,打通了走向世界的海上门户,进一步拉开了全市的向海发展空间;年5月8日,国铁Ⅰ级电气化的盘锦疏港铁路全线开通,实现了海港与铁路的连接,同时彻底打通了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出海通道,使我市成为东北和内蒙古东部最近、最便捷的出海口;我市还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实现了“半小时都市圈”、“十分钟上高速”、“两小时通全省”的高速度路网,与辽宁中部城市群和辽西北紧密衔接,真正实现了沿海与内陆的良性互动。

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和省的战略部署,重新审视市情,完善顶层设计,坚持科学谋划,着力从空间、经济、社会、体制四个方面推进城市全面转型,多项重要指标增速跃居全省前列,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向海发展全面转型的发展战略,加快城市由内陆型经济向海向型经济转变,向海发展的龙头——辽东湾新区已经发展成为全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从南向北的五个生态新城建设,将把盘锦打造成为区域性居住中心和商业中心;“2+7”重点经济园区的发展布局,为接续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具有规划布局的优势,全市确立了“一核、一带、一轴、多点”的战略布局,依托盘锦港亿吨港口建设,成为成为东北和蒙东的最近出海通道。

全面转型是盘锦发展的核心,向海发展、以港强市是转型的路子,开放投资、改革创新是转型的关键。向海发展不能没有通向世界的港口,港口是促成盘锦全面转型的关键一步棋。

年,盘锦港成功晋升为国家一类口岸,在世界海图上拥有自己的坐标,参与全球大物流体系。作为东北亚航运体系的重要节点,盘锦港先后布局建设了辽中、法库、通辽等7个内陆港,开通了至宁波、上海、潍坊、泉州、福州等多条集装箱航线,对外辐射的功能日益增强,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和联络线。

如今,盘锦完成了化茧成蝶的蜕变,站在发挥综合优势的新起点上,释放出巨大的潜能,正在开启“十三五”的精彩征程。

向海大道

      

面向大海谋崛起海韵奔流“辽东湾”

    

渤海岸畔,一座盘锦转型发展的力量与希望之城——辽东湾新区正在崛起!

辽东湾新区的开发建设,成为城市发展历程的重要拐点,开启了全市向海发展、全面转型的新航程。

年12月5日,经市政府批准,辽东湾新区正式组建;年6月,被省政府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建设重点发展区域;年,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辽东湾新区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被省政府批复为“全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列入全省沿海6个人口超20万的新区之一;年1月,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填补了城市的历史空白。

十年间,辽东湾新区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规划面积从最初的10平方公里拓展到平方公里,主要经济指标在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中名列前茅,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旗帜、向海发展的引擎。

曾经的辽东湾新区,一派荒寂,沟壑纵横。创业者用火热的建设热情,唤醒了沉睡的土地——昔日的打渔船被今日的万吨大船所取代,昔日的小码头在不远的未来将建设成为亿吨大港,昔日的小渔村是今日全市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的强大引擎。

回顾盘锦转型发展历程,辽东湾新区的建设发展与迅速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使盘锦由一个内陆资源型城市,大步踏上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之路,在与世界接轨、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广阔舞台上展现这座城市的独特之美。

辽东湾新区着眼于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围绕建设世界级产业基地的目标,引进和建设了一批有体量、有质量、有效益的大项目,形成以石化及精细化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两大产业为主导,以临港物流业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省政府确定的唯一一个省级重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成功跻身“国家级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行列。

辽东湾新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丰富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建设我国北方的宜居水城,架构起了辽东湾新区的教育、医疗、体育、现代服务体系框架,新区呈现出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风貌。

辽东湾新区的开发建设,是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标志着盘锦从内陆时代走向海洋时代。十年间,辽东湾新区化腐朽为神奇,变不可能为可能,创造了从县级开发区到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三级跳”,成为全市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转型发展的先导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实践证明,辽东湾新区对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支撑,是全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是城市未来的重要增长极,是盘锦转型发展的力量与希望!

辽东湾新区

      

建设“宜居乡村”留下美丽乡愁

    

辽宁盘锦,红滩绿苇,湿地之都。在大洼区田家镇大堡子村,绿树掩映下的江南灰派风格民居,古韵十足,绿化小广场的景观树下,欢歌笑语直冲云霄,男女老少欢快的舞步,踏出时代的节拍;在盘山县太平镇新村村,整洁别致的院落与村民忙碌的身影,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田园风景画,张贴在农家宅院门上的“花园宅院惹人醉,文明新村景色美”大红对联格外引人注目;在大洼镇石庙子村,乡村小院独具特色,街道小巷车水马龙,淳朴憨厚的村民幸福洋溢……这一切一切,都真实地反映出宜居乡村建设给我市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

年,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市,在荣誉和标杆的背后,是党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两年多来共同努力的坚实步履。那一年,一场前所未有的“垃圾革命”在盘锦农村展开,柴草遍地、垃圾围村、乱搭乱建等现象成为历史,村屯街道整洁、红花遍地、绿树成行;年,“宜居建设”接踵而来,“示范镇”建设、“美丽村”改造,一项项惠民工程彻底改变了人们眼中的农村,统一的屋顶、院墙、边沟、入户桥……盘锦农村呈现出一副崭新的形象,村村面貌焕然一新,笔直的村巷,干净整洁的庭院,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全新的生活方式,和谐的村风民风……

我市全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全力推进乡村建设,推进环境治理工作,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全面提高垃圾管理水平,大力实施院落环境治理工程,大力实施氧化塘建设工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高道路及边沟建设管理水平,大力实施院落围(栏)墙和入户桥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厕所改造和畜禽粪便治理工程,提高路灯管理水平,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工程,提高架空线路治理水平,大力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推进公共服务完善工作,大力实施超市建设,大力实施燃气工程建设,大力实施村卫生室建设,大力实施村澡堂建设,大力实施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工程,推进农村产业体系升级工程;全力推进镇区建设工作,推进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镇容镇貌提升工作。

两年多时间,记者走过的众多村子,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修剪整齐的草坪、造型新颖的路灯、规划整齐的民居、宽阔的柏油马路、清洁的自来水……记者所到之处,无不让人感觉置身于城市之中,而房屋住着的朴实憨厚的农民,以及附近阡陌纵横的农田,又分明提醒记者这里的确是农村。

如今,绿树环抱、花果飘香、整洁宜人,在党的领导下,盘锦宜居乡村的知名度越来越大,盘锦农村屡受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安全
白癜风医院合肥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bbfz/45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