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开放新版南公园来了

南公园

这座历史上曾为王府花园的古典园林

去年11月启动第二次提升改造

今年4月2日重新开放!!!

▲航拍南公园(叶诚/摄)

“新版”南公园会有哪些变化?

它是一座有着怎样故事的公园?

一起去看看吧!

打开看水空间

新版南公园更好看

南公园位于国货西路上,这里曾是清朝初年靖南王耿精忠家族的别墅花园。同治年间,闽浙总督左宗棠曾在园内设立桑棉局,后在民国初年改名桑柘馆,如今从大门一进入公园,就能看到公园的这一醒目景点。

“广场地面原来为小块的铺砖,现在统一采用了大规格的石板,移除了桑柘馆前遮挡游客视野的盆景,增设了蟒龙的浮雕壁画,简洁大气,也烘托出南公园曾作为王府花园的历史背景。”说起桑柘馆前的公园入口广场,项目负责人吴起飞介绍,广场面积为平方米左右,提升改造后,广场视野变得更加通透。打造通透的游园视野,这是此次提升改造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思路。

公园在上一轮提升改造中

多采用“堆坡造景”的方式

但环绘春湖边过高的小山坡

一定程度上

制约了游客欣赏绘春湖水景的视野

为了方便市民游园时

看“山”也能望“水”

此次提升改造中

通过削减几十厘米到1.3米

不等高度的缓坡处理方式

打开看水空间

游客穿行园道时,视线所及

就是一幅景色交融的“山水画”

““游客原来穿出桑柘馆后,视野直面的,是一个人多高的造景小山坡,现在从中打通山坡后,游客就能沿着步道,直步绘春湖边。”吴起飞说。”

绘春湖“洗澡”提升水质

绘春园“换装”全新亮相

绘春湖面积多平方米,在南公园多年的光阴里,虽然周边建筑多有变化,但绘春湖依然保留着最初的模样,见证着南公园的历史。在此次提升改造过程中,绘春湖通过“洗澡”,进一步提升了水质。

吴起飞告诉记者,通过干塘清淤的方式

外运了湖内五六千立方米的淤泥

目前,绘春湖边建设有4个补水井

一套人工水体净化系统

为绘春湖源源不断注入活水

公园的水位相较此次改造前

提升了40厘米左右

提升水质的同时

施工方还在湖内增种了水生植物

据介绍,清光绪年间

王凯泰督闽时下令修复南公园

并广植梅花,改园名为绘春园

目前的绘春园,是南公园的“园中园”

位于公园东南角,面积为平方米

此次提升改造过程中

建设单位重新梳理了园中植物景观

做到疏密相间,通过增加开花植物

实现景观错落有致

同时,通过古典园林假山园门的营造

和增设木构圆顶凉亭

增加了绘春园的雅韵和游客逛园休闲的野趣

花化彩化添春色

未来融入“大街区”

在此次提升改造过程中,南公园增加种植了紫微、紫玉兰、西府海棠、樱花等近20种花化彩化景观植物,进一步营造了古典园林的满园春色。而增设的多处亲水平台,可供游园市民闲坐静享亲水乐趣。未来,市民还可从连接出口,步入相邻的南公河口历史文化街区,感受“海丝与贡赐文化”在榕城的历史文化积淀。

南公河口历史文化街区古称“河口”

是明清时期以琉球为主的37个国家

贡赐来往的主要交流场所

属于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公园与南公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位置相近

在历史文化上也彼此交融

  比如,作为南公园内的众多亭子之一

琉球亭见证的正是

明清时期福州和琉球朝贡贸易、文化交流

而荔枝亭、桑柘馆

则与历史上为福建发展作出贡献的左宗棠有关

目前,南公园预留有两处

同南公历史文化街区相连的出入口

待后者完成修复保护后

二者有望共融形成一个“大街区”

届时,无论是漫步公园还是穿行街区

都将感受到厚重的福州历史文化底蕴

来源:福州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bbfz/14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