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海文苑激情燃烧的岁月曾耀聪

(刊头书法——陈山山)

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个平凡共产党员的经历

曾耀聪

父亲病重期间,我每天早上陪他泡茶、看报和聊天。从中了解到他早期参加革命工作中的一些往事和党史。父亲在回忆中,有时想到伤心处他也会掉上几滴眼泪。有时想到有所失和有所得,这就是所谓的患得患失吧!不过他还能自我控制。按大哥的提议,我把父亲生前所讲述的,他在革命工作中,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作为家史欲让子孙后代知道。父亲常说:“知史才能明智、知史才能增信、知史才能崇德”,他还说:“作为一个党员,党性修养是终生的必修课”,他也是这样言行一致地践行了党的宗旨。

父亲讲了一件不为人知的事情:惠安解放前夕(年7月他读培元中学署假期间)他和本村同伴单线联系地下党组织成员,在家乡宣传马列主义等进步思想、写过革命标语分头张贴、召集进步青年学习《共产党宣言》《新民主义论》、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革命道理、严守秘密传送地下党组织字条、组织召开群众会、为迎接解放军的到来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因为上线党组织成员的原因,一直无法得以确认参加地下活动。说完之后,他慈祥一笑说:过去的事我们不愧党组织就好了,确认不确认不重要,重要的是为党为人民作出贡献就好!如果有上线党组织能证明我参加地下工作,现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无非高一点而已,为党工作,问心无愧,能否确认也无须计较……

年1月,父亲参加培元中学“凌风学术研究社”,成员有20多人,都是不同班级认为志同道合的同学,曾在中山公园边合影。题写“虽非同巢鸟,愿作一群飞”等词句。该社有组织学习、文体、歌咏等活动,有共产主义思想进步色彩,其中有多位是中共地下党员。解放后,“凌风学术研究社”同学很多人参加革命工作,其中也有继续升大学,多人成为学者教授工程师。

解放后,父亲继续在泉州培元高中求学。学校岀现新气氛,唱革命歌曲,开展建团工作发展团员。年3月他加入新民主义青年团,并积极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年4月他积极参加了由学校团支部负责开元街道建政工作和晋江县第四届人民代表会议招待任务(留有合影照片)受到学校的肯定和表扬。当时他们那些学生政治热情很高,充分显示了这一代青年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

年9月1日,泉州城解放后,不及一年半,一批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踊跃参加革命工作。父亲毅然报名参加。他们培元中学还有另外5名同学也报名,当时参加革命工作,当干部十分光荣,在市委学习后,就分配到泉州市公安局预审股,该股只有3人。解放初期,预审任务十分繁重。为巩固人民政权,清除反动分子付出巨大的艰辛,时时处处表现出革命者的无私胸怀,尽心尽责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年,父亲从大局出发,服从党组织安排。从泉州市公安局调派参加泉州效区土改工作队,父亲所在小组被分配到群石乡石堆村的一个点(土改纪念章现在还保存完好)。这个村在双阳山下,父亲天天单独行动,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宣传土改政策,发动群众分田分地,建立农会、共青团等组织。由于这个村庄是大山山下,山区里经常有老虎岀没。但任务在身,每天晚上还是要下据点,为了壮胆,他有自带一支手枪,组长携带的驳壳枪也给他带上。土改工作纪律严明,工作人员一律不能沾群众烟茶,不准拿群众一针一线,要在贫雇农家中住宿,铺草睡地板,自办伙食。土改运动中,农民群众夺回了那份本应属于他们的资源,圆了多少个世纪以来的梦,其胜利感和翻身感很满足。在士改中他们积极工作献出了自已的青春和热血,直到完成土改仼务后才返回原工作单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岀无私的贡献。时隔四十年,曾经参加郊区土改的同志,组织当时队员重返土改故里访问。(关于此事,泉州晚报曾有跟踪报道过。)

年7月在市公安局领导介绍下,父亲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7日1日父亲病重期间,泉州台商投资区党群部,到家尉问党龄60年以上的父亲,他非常感动地说:“感谢党组织的关怀和慰问”。

年5月,我的父亲被泉州市团代会推选为代表,出席共青团福建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泉州市各行业共9个代表,父亲是代表机关岀席。会议其间,聆听省委书记叶飞的讲话、团省委书记王敬群工作报告。在会议期间还参观了福州火柴厂、造纸厂,休会期间组织唱歌、跳交谊舞等活动,会议开得生动、活泼、严肃、紧张(泉州晚报年5月1日第5版报道过,并有他们当时泉州代表的合影珍照)父亲生前每每追忆都会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永远铭刻在他的心中。

年4月至年10月父亲调任泉州市公安局第二派出所(海滨)所长、指导员等职务。派出所治安任务十分繁忙,要负责户籍管理、社会治安、民事调解。特别是地专党政机关均在辖区,地委招待所是接待中央、省各级首长住宿的,保卫任务十分繁重。有任务时就要配合专区、市保卫部门,全力以赴周围巡逻站岗保卫任务。中央首长、国家领导人曾来泉视察,如董必武、罗瑞聊等曾来过泉州,曾住在地委招待所(后称交际处,现泉州洒店)。年2月16日(农历大年初二),是父亲一生难以忘怀的日子,罗荣桓、贺龙二位元帅来参观泉州美术工艺厂,慰问干部职工,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圆满完成全程保卫工作。离别时,贺龙元帅和他们一一握手道别,那双温暖而有力的大手,让父亲终身铭记。另一次是年3月2日(农历二月十六日)徐特立、谢觉哉二老参观美术工艺厂,他们也有保卫任务,进入展览厅目睹二老风采,感觉很幸运。

年2月3日,父亲参加晋江专区首届公安保卫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被授于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称号(纪念章现在还保存完好)。此期间,正当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由于产生浮夸风,虚报成绩,导致生产失调,造成群众生活困难。在三年困难时期“瓜菜代”年代,辖区领导多次邀请他参加“地瓜宴”,他总是婉言谢绝。所谓地瓜宴,其实是改善生活,图点口福,宴中虽仅有油炒大白菜、炸地瓜片、面点,有时也从公社池塘中抓一、二条淡水鱼煮炸。但在当时,算是很丰富食品,群众是无法享受到的。

文革期间,红卫兵受一小撮人的挑拨煽动,到开元寺“破四旧”,铲除“封建迷信”准备摧毁寺院、砸烂佛像。接到市领导的命令(据说时任市长王今生身自到现场坐阵指挥)我父亲迅速带领派出所全体民警,日夜坚守现场,保护了这座千年古寺。

回想我的父亲在为人民工作四十多年来,忠于党,忠于人民,矢志不移,努力工作,兢业奋起,为国家和人民奋斗一生,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良品德,为国为民,废寝忘食,务实求真,不忘解放人类之目标,牢记服务大众之宗旨。父亲所讲述的这些往事,是很好的历史教材,我感受到父亲坚守理想信念的力量,他鼓舞着我们后代在人生的征途上不惧风浪,勇敢前行!

(父亲卒于年1月9日,农历11月19日凌晨7点,享年88岁)

作者近照——

曾耀聪,泉州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泉州台商投资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台商区文学常务副总编。曾在《泉州晚报》、《世界日报》、《企业党建论坛》、《泉州文学》、《泉州商报》等发表文学作品。

作家其它作品:

1、一个驻村干部的战“疫”记事/曾耀聪

2、一个老党员的捐款/曾耀聪

3、我的外婆/曾耀聪

4、我家老宅/曾耀聪

5、佛家圣地白云寺/曾耀聪

6、美丽的海丝生态公园/曾耀聪

7、城管小黄走进地摊/曾耀聪

8、怀念开店的那些事/曾耀聪

9、怀念埕边盐场/曾耀聪

10、父亲的遗物/曾耀聪

11、记忆中的“农忙假”/曾耀聪

12、家乡的水坝/曾耀聪

13、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品读《獭江潮》感赋/曾耀聪

《海丝泉州》编辑部:

供稿:曾耀聪

编审:丁灵

一审:杨新榕

二审:姚雅丽

刊头:陈山山

页底插图:杨新榕

《海丝泉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bbfz/13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