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氏烈士柯成贵率领ldquo海上

柯氏研究院

柯氏研究院为全国最大的柯氏文化传播平台,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柯",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柯氏研究院"再点击"   柯松彬家珍藏着其父的烈士证明书。

  福州新闻网9月25日讯(福州晚报记者叶繁文/翻拍)提起柯成贵,估计如今的福州人都比较陌生,但他在宁德可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他所领导的“海上游击队”威震闽东海疆。

  柯成贵为人耿直,爱打抱不平,怒杀渔霸,劫富济贫,誓言“要打倒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他英勇就义后,叶飞同志为其题词“革命英烈永垂不朽”;曾任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委员、组织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的曾志同志题词赞誉其“光明磊落名垂千古”。

  柯成贵之子:

  想为父亲补充资料未实现

  日前,记者登门拜访了家住台江区苍霞新城嘉盛苑、年逾八旬的柯成贵儿子柯松彬先生。

  得知记者上门采访其父亲的英雄事迹,他很激动,一宿没睡好,前一夜便把福州晚报文史副刊《闽海神州》刊发过的几位英烈事迹,找出来认真研读,“虽然宁德党史部门的同志为我父亲写了不少文章,但我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我也曾想寻访一些知情人,为父亲补充一些史料,但因年龄大了,一直未付诸行动。”

  记者采访中得知,柯家祖居地在晋安象园。柯成贵父亲是看守连江西洋灯塔(今宁德市霞浦县)的工人,因受连江县管理航标机构雇用,遂携妻离开象园前往西洋岛。柯成贵英勇就义后,柯家与祖居地的联络渐渐少了。“你们如果有打听到柯成贵与象园的信息,麻烦告诉我们一声。”柯松彬急切地说道。

  随后,他从房间抱出一沓叶飞、曾志、杨采衡等社会各界人士当年为柯成贵烈士题词的字迹以及西洋岛的一些红色历史遗迹相片,用朴实的语言,为记者讲述其父柯成贵当年率领“海上游击队”威震闽东海疆的传奇故事。

  柯成贵。

  受新思想影响

  投入反帝反封建运动

  柯成贵(-年),又名柯润,字伯痒,年出生于连江县西洋岛仕头坑村(今宁德市霞浦县)。他在西洋岛只读过几年私塾,生性聪慧且勤奋,喜欢看《水浒》等侠义小说,为人正直,爱打抱不平。

  年,柯成贵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来到福州,就读于格致中学。这一年正逢上海发生“五卅惨案”,消息传到福州,各界无不愤怒,福建学生联合会为声援上海工人发起成立了“福建各界后援会”和“废约运动同盟会”(废除不平等条约),全市学生群起响应,展开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行了抵制日货、捣毁日货商店、惩办卖国奸商、收回教育权等学生运动。柯成贵也参加到这股炽热的学生运动洪流之中,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和进步同学一起参加游行,散发传单,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

  他还请教进步同学,并和他们讨论国家大事,阅读了当时从广东流入福州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新青年》、《新潮》和《福建学生》、《血钟》等刊物,从而懂得许多革命道理,初步树立了革命的人生观。

  怒杀渔霸

  流浪他乡

  年春,柯成贵回到西洋岛。此时正值鱼汛期,渔民修舟补网准备赴渔场捕鱼,岂知长乐、连江等地渔霸与官府勾结一起,串通地方恶势力占渔场、霸海面,欺压群众,强奸妇女,渔民怨声载道。

  柯成贵见此情景十分愤怒,只身前往与其评理。渔霸仗着手里有反动武装,将柯成贵殴打一顿,赶出门外。他恼怒万分,誓要报仇。有一日,他又见渔霸欺压渔民,忍无可忍之下将其杀死,连夜逃亡他乡。

  渔霸对柯成贵恨之入骨,勾结了反动政府捉拿他,而他则多次在群众的掩护下,凭着自己的智慧和熟练的水性脱险。此后,他便一直流浪于福州的铺顶、义州八兴境、中选红舍庙等处。

  在这两年多的流浪生涯中,他始终没有忘记西洋岛贫苦渔民的深情厚谊,在流浪期间结交不少讲义气的朋友,并在他们资助下买了几条枪。年底,他潜回西洋岛。渔霸仍然对渔民敲诈勒索、设陷坑害。他联系了一些受害者,举行聚义,专和官府、渔霸为敌。柯成贵之举深得民心,投奔者也日益增多,他的队伍很快就发展到百余人。

  拥护共产党的主张

  决心跟共产党走

  年底,柯成贵听说共产党在福安领导甘棠农民暴动,便秘密派副队长林红弟(福安六屿人)到福安去寻找党组织。林红弟通过柯成贵的同学、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工作人员陈亮的关系,找到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委员、红军游击队队长任铁锋,汇报了西洋岛的部队情况和柯成贵的想法。之后,党组织派陈亮随林红弟先后两次上岛,了解情况和宣传革命道理。经过党组织的教育,柯成贵的政治觉悟显著提高,主动表示要把队伍交给中共福安中心县委领导,并提出要求参加党的愿望。年1月,经陈亮介绍,柯成贵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1月,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在打下赛岐后,游击队伍不断壮大,于霞浦西胜寺成立闽东红军独立团。随后,中共福安中心县委派曾志为代表,同陈亮等人前往西洋岛,为柯成贵部队举行收编仪式。曾志把这支队伍编为闽东红军独立团海上游击独立营,又称“海上游击队”,并任命柯成贵为营长、陈亮为党代表。

  “曾志对柯成贵的印象也十分之好,谈判收编过程颇有趣味,这在曾志晚年回忆录中可得以解读。”年5月23日《福建日报》发表一篇署名唐颐的文章,披露了当年收编时的一些细节:

  年冬,闽东革命形势如火如荼,柯成贵通过他的同窗、福安中心县委工作人员陈亮,希望接受共产党领导。年1月,中共福安中心县委派县委委员、组织部长曾志由陈亮陪同,前往西洋岛,谈判收编事宜……

  曾志眼中的柯成贵是位三十来岁(时年26岁)、英俊威武的男子,待人热情、举止得体、言谈不俗。柯成贵的表白是如此真诚、深刻和全面:我们知道共产党为中国的工农谋幸福,求解放,没收地主豪绅土地,要打倒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还要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我们十分拥护共产党的主张,决心跟共产党走,这也是我们的唯一出路……

  柯成贵是一位爱憎分明,忠实执行党的政策,深受人民爱戴的领导者。年,他看到蒋介石继续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致使祖国东北三省沦为敌手,又目睹了国民党政府“围剿”红军,残杀苏区无辜群众,非常憎恨。有一天,他亲自在西洋岛马祖宫的墙上写了“反对蒋介石出卖东三省”,“拥护苏维埃政府”等大幅标语,以抒发其心中的愤恨。

  叶飞同志题词。

  曾志同志题词。

  《江声报》惊呼:

  柯部纵横海上,极为强悍

  经过整训后的海上游击队,不但有良好的纪律,而且政治觉悟有明显提高,且在对敌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全营有四个连队,一个警卫排,共多人。此外,他们还在浮鹰三间楼地方,建起了一所简陋的土炸弹厂。

  他们凭借着闽东千里海疆的自然屏障,以西洋、浮鹰、北礵等岛屿为根据地,经常神出鬼没地在霞浦、福鼎、福安、宁德、罗源、连江等海域,截击敌人的海上交通运输,封锁海口,购买武器、医药等,对配合陆上红军作战,做出了很大贡献。

  年初,闽东红军两次围攻霞浦县城失利,霞浦南乡一带反动地主掌握的刀会,反攻倒算,十分猖獗。为了打击敌人的反动气焰,柯成贵受中心县委的指示,先后两次率部狠狠攻打了三洲、石湖、大京等地的反动刀会,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年春,敌人大举“围剿”我闽东苏区,而这支海上游击队,却越战越强,《江声报》在这年3月22日载文惊呼,“柯成贵部有六七百人,纵横海上,极为强悍”云云。

  掩护战友暴露自己

  惨遭酷刑英勇就义

  年3月底,连罗红军西南团和中共连江县委机关被敌人围困,团长杨采衡、县委委员陈云飞率领精干力量20多人退至西洋岛。柯成贵连夜将他们带到岛上后山比较高的一座独立房屋住下。

  反动派得知西南团和县委主要骨干进入西洋岛的消息后,于翌日拂晓,即出动了两架侦察机到西洋岛上空侦察,派“楚同”号、“通济”号等舰封锁海面,并配合国民党87师旅团和黄岐等地武装民团千余人,由渔霸林元良带路,分数处登岛。正在千钧一发之际,西南团由柯成贵派去的人员带路,安全地转移到凤门屿海边的一个最秘密的岩洞里去。

  由于柯成贵做了周密的布置,敌人登岛“围剿”扑了空。次日,柯成贵为了给隐藏在岩洞里的西南团同志送吃的东西,自己打扮成渔民,借着拂晓前夜幕的掩护,摇着小舢板悄悄地向凤门屿方向驶去。当接近洞口时,他被敌人哨兵发现。为了不暴露西南团的隐蔽地点,他故意又将舢板朝横屿岛方向摇去。敌人追来,将柯成贵押送团部时,被渔霸林元良认了出来,便叫人将他五花大绑起来。敌人在撤离西洋岛时,又把他送到连江奇达的国民党87师师部。

  随后,柯成贵被敌人关押在福州监狱,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敌人用尽了各种毒刑,都没能够使柯成贵屈服,后就用火红的熨斗烫得他体无完肤,溃烂化脓,柯成贵始终严守革命机密。他妻子探监时见他周身溃烂,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泣不成声。后来,敌人以“抢劫军粮,通红有据”的罪名判处柯成贵死刑。年5月1日(农历三月廿九日),柯成贵英勇就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柯成贵的历史功绩,民政部于年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参考文献资料:汤滔、郑学华《柯成贵》,严传全《威震西洋岛魂系东海疆》等)

欢迎宗亲转发柯氏文章,

传播柯氏正能量,

让更多宗亲聚集起来!

欢迎天下柯氏宗亲共聚一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bbfz/137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