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对于中国人来说当然也是一日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天醒来的第一个问题,先从今天早餐吃什么开始。
清晨结束惬意的酣睡,睁开双眼整理思绪之间,脑海里已经在思考一百零一遍今天的第一顿要吃什么了。
睡眼惺忪洗漱期间,一顿早餐的大致搭配已经在脑海里规划好。
简单日常的一份早餐,奠定了一天的好心情。
寒冬已过,福州的早晨一日比一日亮得更快,六点左右,外面已是大亮。
晨间闽江的风吹来,不再是刺骨的寒冷,而是另一种慵懒的惬意。
上学的、上班的、买菜的陆续早早出门,各个早餐店则更早地拉开了古老榕城一天的序幕。
环卫工人的大扫帚还在地上刷刷作响,路过行人脚步匆匆地从扫帚旁疾步走过。
沉寂一夜的城市,在一声声的早餐点单和吆喝中渐渐苏醒过来,城市也被弥漫的烟火笼罩其中。
最先与这座城市道早安的,除了环卫工人,就是各家早餐店了。
吃早餐要早,做早餐的理应要更早,面点的醒发没有捷径可走。
大概凌晨四五点,甚至更早,早餐店的师傅们就要开始一天的忙碌了。
打开店门、蒸上面点、支起油锅、摆起桌椅……新的一天由他们打起头阵。
“要想身体好,早饭要吃饱!”
早餐有多重要?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即便早晨的时间再紧迫,早餐这一顿也不能落下。
“拌面扁肉一份,打包哈~”
早起买菜的依姆依伯,采购结束路过早餐店,不会忘记给自己或家人打包回一份刚出锅的早点。
“肉包和烧麦都拿一个,豆浆一杯,稍微快点哈……”
赶着去上班的年轻人,则更爱等候在包点铺门口,一边焦急地盯着手机,一边等着老板备餐。
比起需要耐心等待文火慢熬的白粥、锅边这些传统早餐,几乎即等可取的点心更符合年轻人的需求。
从老板手中接过打包好的点心,匆匆快步离开,继续赶路。
上班高峰期间,地铁口的便利小店,也更多是年轻人的身影。
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坐在桌子前慢慢享受一顿早餐,成了年轻人的一种“奢侈”。
上学的孩童时间也同样紧迫,穿着校服的孩子,坐在家长的电车后座,倚靠着后备箱,直接吃起打包的餐食。
学校周边的早餐店里,常有不紧不慢吃着早餐的学生。如果碰上临近上课,家长则是直接上手帮忙剥起鸡蛋。
一边给孩子递,一边帮孩子擦掉落在校服上的食物残渣,再一边嘴巴不停地催促着孩子抓紧时间。
早晨的匆忙、仓促、短暂,在早餐店周边都一览无余。
福州早餐的种类之多,纵是口味再挑剔的人,也能吃上一顿合自己口味的早餐。
喜欢甜口的来上一碗甜香扑鼻的花生汤,偏爱咸口的一份“老搭档”拌面扁肉就能唤醒惺忪睡眼,要清淡的白粥撒上肉松也是不错的选择。
福州的早餐也有着自成一套的搭配公式:拌面扁肉经典CP、锅边配上酥脆炸物、牛滑汤就着一屉小笼包……
每一个搭配都如豆浆配油条一样经典适配,让人不得不佩服福州人对于食物天生敏锐的洞察力。
哪位福州人能拒绝一碗热气腾腾的锅边?米浆泼在锅沿,成型后铲入锅中,与锅中的鲜香的蚬子汤融为一体。
撒上虾米、葱花、芹菜……再淋上虾油点睛,四溢的香味就是店家最好的招牌。
虽然锅边的做法看似简单,却也在福州的“早餐界”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边怕烫嘴吹着碗沿,一边配上各种外酥里嫩的炸物,酥脆与细腻的搭配相得益彰,简直不要太惬意。
炒好的米粉被装进盆,放在炉子上持续加热,还没走近就已经嗅得到那扑鼻的鲜香。
加上胡萝卜丝、虾米、包菜……等配菜的加持,家常的味道满足了清晨还很是寡淡的味蕾。
吃之前再淋上一勺店家自制蒜香浓郁的蒜头酱,直接给这份炒粉干注入灵魂。
比起热门搭配,也有人偏爱略显简单的元宵。
软糯的表皮,包裹着厚实饱满的肉馅,一口下去,满嘴肉汁,顾不得烫嘴,嘶哈嘶哈地呼着气吃完。
茯苓糕,福州话叫“喔”,初听本地朋友说起这个,还很是好奇。
“小时候经常看见摆摊叫卖的,现在越来越少见了……”
想要买到几乎要凭运气的“喔”,医院门口还偶尔能看到,揭开木盖,掀开蒸布,紧实白糯的茯苓糕呈现眼前。
口感介于软糯与结实之间,扎实且有韧性,一块下肚已经要撑住了。
此外,马耳、鱼丸汤、线面、捞化……早餐,尤其福州的早餐选择总是多的。
福州人如果为了早上吃什么而发愁,大抵也是因为选择过于多了。
这些陪伴着福州人从小到大的食物和店铺,其意义已不仅是一顿早餐,更多的是一份不舍抹去的记忆。
遇到凡事不要慌,先把早餐吃了再说。
来源/虎纠头条原创发布禁止转载
编辑/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