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程秀全,是赣州市大余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敦实的个头,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一看就是位读书人。
上下班、接送孩子,忙工作、忙家务,闲时与家人朋友一起到郊外骑自行车、看风景,忙忙碌碌的程秀全看上去与其他老师没什么不同。但他又似乎与大多数老师有点不一样——他最爱读钱钟书的书,且是用繁体排版的文言文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一般语文老师对这些书是敬其博大精深,但又叹其生僻艰涩,惧其阅而遁形,而程秀全却情有独钟,他一本一本地读,一遍一遍地读,从年起直到现在,不知读了多少遍,也不知做了多少笔记,几百万字几可烂熟于心。
“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程秀全对钱钟书《围城》中的这一观点心有戚戚,认识到读书如果没有眼光,只“吸收”而不“排泄”,则可能反被其误。在多年的教学与实践中,他一直在思考德国学者韦伯的那句话:“一名正直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教会学生承认那些对于他们的价值观而言‘令人不舒服的’事实。”他意识到,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只讲正面而极少触及负面,甚至反面的东西也给它穿上华丽的外衣,必会对孩子们产生误导,影响其健康成长。
“我想让学生明白生活的本质,想让他们多方面看问题,想让他们树立起强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并且,不要过于相信他人所说,迷信所谓的权威。”在钱钟书的那些书中,程秀全感到自己找到了教育和指引学生的事例和方法。为此,他在编译校本课程中学以致用,巧妙地把《管锥编》与高中语文教学相结合,在学校的全力支持下,编译了20多万字的校本课本《随钱钟书一道与古人对话》。在教学中活学活用《管锥编》中的观点、材料,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的眼睛明亮起来,让他们拍手称快,兴奋不已,从而拓展了知识面,培养起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为了更好地用好校本课本,他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对全校学生分层分批地开起了系列讲座,至今已开展百余场,惠及五届六千多学生。
在年全省校本课本评比中,程秀全的《随钱钟书一道与古人对话》获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省教育厅教材室正请专家进行审核鉴定,准备出版。他撰写的论文《〈论语〉学习,不可忽视孔子的实践理论——对深圳田东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点建议》《怎么能出此纰漏——人教版高中语文标点指瑕》两文不仅在《语文月刊》(年第11期)《语文知识》(年第9期)上发表,还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初中语文教与学》(年第4期)《高中语文教与学》(年第12期)全文转载。
这些成绩,算是对程秀全十余年来坐得住冷板凳、钻得进学问的安慰。他说,既为教师,就要尽力把本职工作做好;要做好工作,就要尽力钻研,把兴趣与教学结合起来。他坚信“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句话——专注、坚持,定会让你有不一样的色彩。
赞赏
长按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ouwanbao.com/fzwbys/8444.html